[心得] 遲到很久的"亞錦賽中日戰現場觀戰心得"

看板 Guardians
作者 EJ6 (EJ)
時間 2007-12-07 18:41:33
留言 26則留言 (23推 0噓 3→)

12/3那天晚上,在台中洲際棒球場的我,流失了很多「水份」。 1-6局, 是被即便面對到實力遠高出自己不只一個等級的對手, 但仍然在寒風中力投奮戰的陽建福而感動的「淚水」; 而7-9局, 則是因為看到完全搞不清楚狀況、完全不合邏輯、沒有一點sense的調度 而不斷咒罵總教練及投教的「口水」。 學生時代一直是接受自然科學教育方式的我, 曾經認為那些社會學科,因為很難取得很大量的數據做為推論的基礎, 根本不足以夠成「科學」; 但是後來在有機會接觸到社會科學的訓練後, 發覺在解釋社會中的人及事件上,社會科學的應用層面, 可能比自然科學更廣也更大。 兩段完全不相干的開頭,對吧? 其實第一段算是個人感觸的紓發,第二段才是之所以會有這篇文章出現的原因。 曾經不只一次提到過的, 當我們在面對到困境或問題需要解決時, 第一件要做的事絕對不是立即研擬解決對策或計畫, 而應該是針對困境進行現況分析、針對問題了解其本質。 因為,如果沒有正確的對現況及問題進行建構下,所想出來的策略或計畫就會產生偏差 --即便那個對策或計畫在某種其他情況下是可行的「正確方法」; 而偏差的計畫或對策在付諸實行後, 造成不良後果(無法解決問題或將現況弄的更糟)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這就是學理上所謂的「第三類型謬誤」--用正確的方法去解決錯誤的問題。 簡單的來說,就是在搞不清楚狀況下所訂出的計畫,當然就會是錯誤的計畫, 而執行錯誤計畫的結果,當然也就是根本無法解決問題--甚至,會把問題弄得更糟。 而這次亞錦賽的總教練及教練團之所以會受到那麼大的質疑及批評聲浪, 其主因並不只是因為「沒有拿到代表權或輸給日本」(或許很多人真的會這麼以為), 而是從比賽的過程及結果中就能看出這些教練們可以說是「完全搞不清楚狀況」: 就以12/3對日本一戰為例, 當天我們面臨到的現況及問題到底是什麼? 首先,這場比賽中華隊是非贏不可,且失分最多只能1分。 再來,這場比賽是中華隊以及整個亞錦賽賽程的最後一戰。 【說到這,插個題外話, 很多球迷在這次的亞錦賽中抱怨中華隊身為地主, 竟然沒有主場優勢,三場中有二場要在午場進行。 事實上,殊不知這次亞錦賽中華隊的賽程安排,正充份顯示了我們的身為主辦國的優勢: 在各隊都只有三場比賽的情況下,只有中華隊得以不用連戰二強, 並且可以先全力對付實力等級與中華隊接近的韓國,接著可以放鬆心情的隊弱隊菲律賓, 再來坐看日韓兩虎相爭結果,直到最後一場才要跟等級高出中韓的日本決一死戰。 還記得我們99年及03年在亞錦賽賽程上吃過的虧嗎? 今年這樣的賽程,這不就是我們一直想要的嗎?】 最後,這場比賽中華隊面對到的對手,是平均實力等級高出中華隊不只一級的強大對手。 (如果中華隊約等於1.5A,那麼日本隊就差不多是3.5A) 正確的進行現況分析及了解問題後,接著才是擬定策略。 在非勝不可又只能失1分且是最後一戰的情況下, 這場比賽幾乎等同於總冠軍最後一場相同的地位, 因此,只要陣中還available(可以出場)的投手都要隨時待命, 只要先發一不穩就要立刻更換, 同時,只要情況需要,陣中最強的CL可以隨時壓出來穩住場面, 即便用車輪戰也在所不惜。 此外,在一場比賽中(註一),想要取勝實力等級比己方強大不只一個等級的對手, 最好的方法就是期待己方投手能夠有超乎水準的演出,盡量減少失分, 然後再期待己方的某位打者能夠突然來一發突襲式的長打快速的取下分數。 因為,在我方大多數打者實力等級都在對方投手等級以下的情況下, 期待多位打者同時連續發揮出超水準的打擊演出而連續出現安打取分的機率是非常低的。 這種情形,就如同足球比賽中,當一個實力較差的球隊想要贏一個實力較好的球隊時, 通常會採取的策略是──先全力防守,力求不失分, 然後在對手不注意時突然來一記長傳急攻偷襲式的取分。 註一: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是在「一場比賽中」? 因為也只有在只比一場比賽的情況下,實力等級較弱的球隊才有打敗實力等級較強球隊的可能性, 即便那種機率是很低的。(以這次日本及中華隊的等級來論,中華隊大概10場只會有1-2場的贏球機率) 要是這二隊真刀真槍的打個50場季賽或7戰4勝系列戰, 那實力等級弱的球隊就可以說根本不可能在季賽或系列戰中取得優勢了。 當然,在一場比賽之中想要取勝(比自己強大的對手)不會只有一種方法, 但從過往比賽歷史來看,這種方法也是中華隊如果想要取勝日本最有效、成功機率也最高的方法: 01年亞錦賽(余文彬好投加高國慶陳元甲全壘打)及01年世界盃(張誌家好投加陳金鋒全壘打)正是如此; 即便99年亞錦賽(阿甘力投加陳金鋒安打)及04年奧運(王建民好投加陳金鋒全壘打)沒贏下來, 但結果也非常接近,比賽過程也讓日本隊嚇出一身冷汗了。 當然,個人這樣的想法與曾球評的看法似乎頗為一致: ===================================================================== http://sports.news.yam.com/yam/sports/200712/20071206032097.html 〈棒球〉亞錦賽後 yam天空新聞╱曾文誠 2007-12-06 14:45 (節錄) 中日之戰,是很典型中華隊可以贏日本隊的模式:阿福水準以上的投球, 從頭壓到尾不讓日隊得分,然後靠打者突襲式的攻擊,或是適時的長打出現, 可能一兩分就贏得比賽。這種模式最經典的一戰,首推2001年世棒賽的銅牌戰, 張誌家強投完封,再靠陳金鋒的全壘打,一舉擊潰日隊而拿下銅牌。 當然不是非得這樣的模式不可,但這樣的機會真的是最高的:99年亞錦賽對日韓, 04年奧運對日本,去年亞職大賽La New對火腿,這些比賽我們支持的隊伍, 真的很有機會靠這樣的過程把比賽贏到手。 要這樣贏是因為中日韓存在的水準差距, 而這種差距應該稍具棒球常識的人都看得出來的。 ====================================================================== 而12/3當天晚上的台中洲際棒球場,就這麼剛好的出現了我們所一直在期待的情況: 阿福超乎水準的投球,讓眾多日本職棒明星無法快速適應而打得並不順手(註二), 同時在二出局的情況下,由陣中打者等級最高的陳金鋒突襲式的來了一發讓日本措手不及的全壘打取得領先。 註二: 嚴格一點的來說,阿福當天的球並沒有達到「壓制(over powered)」日職明星的程度, 這一點,可以從阿福幾乎無法製造日職明星揮棒落空, 以及日職明星絕少被阿福的武器滑球給吊中所看出。 阿福當天的球速以及控球,以他的實力來說,可以說發揮得相當的好, 但即便如此,那也只是「困擾」日職明星打者而已 --當然,能做到這種程度就足以大書特書了。 但在六局結束時2:1的比數,為什麼到比賽結束時會變成2:10? 原因或許不少,但是如果依本文開頭的那些理論推到最後, 其實就可以發現最後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總教練及投手教練對中華隊的現況 根本不夠了解所致: 一、高志綱的先發 從配球、引導投手及防守層面來看,葉君璋坐穩中華隊第一把交椅是毫無疑問的。 但如果談到打擊層面,「在中華職棒中」, 陳峰民最有潛在長打能力(但他今年狀況不好); 高志綱安打率明顯最好; 而葉君璋則幾乎是auto-out。 因此,從表面上來看,在中華隊可以想像到的面對到Dalvish(或其他日本投手) 會出現攻擊力貧弱的情況下, 為了增加攻擊力,讓「打擊較好」的高志綱先發,而犧牲了葉君璋的配球, 看似也是不得不然的決定。 但是實際上,光從這點來檢視就可以看出郭泰源總教練對現況認識不夠清楚, 沒有錯,中華隊是需要加強攻擊力; 也沒有錯,在「中華職棒」中,高志綱的打擊可能是三人最好的, 但問題是中華隊現在面對的不是中職投手, 而是球威高出很多的日職高階投手(如Darvish), 中華隊中,除了擁有3A以上等級的陳金鋒及胡金龍實力比較接近外, 其他最多只有2A等級的中職頂級打者如張泰山、謝佳賢、彭政閔等 其實被壓制的機率可想而知是很高的, 而在高志綱(或陳峰民也一樣)的打擊實力比起張泰山等中職頂級打者 又差了一個等級以上的情況下, 高志綱無法發揮出(錯誤)預期中的打擊效果在攻擊面上幫中華隊加分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換句話說,在遇到高階投手時,高志綱就跟葉君璋一樣會變成是自動出局數(auto-out)。 而既然高志綱根本無法在在攻擊面上幫中華隊加分, 比起葉君璋來說在防守面上又會替中華隊減分, 那為什麼不直接讓防守及配球引導最好的葉君璋擔任先發捕手? 更何況以在關鍵比賽中相當重要的投捕手熟悉及信任程度來說, 跟當天先發阿福是長期隊友的葉君璋,在搭配上想必會有更好更密切。 當然,當天高志綱與阿福的配合不能說差, 但如果是與更熟悉阿福球路及對場上局面洞悉及反應更快的葉君璋來搭配, 當天的戰局是否會改變我無法預測; 但阿福可以投得更有效率、撐得更久一些其實是可以期待的 --最起碼,我們應該不會看到一二局時阿福花了太多無謂的球數及體力 在進行不可能達到效果的吊球。 二、陽建福的換投時機 ========================================================================== 蘋果日報 http://0rz.tw/1c3lJ 謝長亨說:「阿福壓制日本隊打擊表現不錯,投完6局才用了80球...」 ===========================================================================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在對現況認識不清的情形下,所會出現的想法及所說出來的話。 如果以中華職棒例行賽的角度去看, 在阿福當天投球狀況明顯處在相當良好的情形下,前6局用掉80球(事實上是86球), 對中職頂級先發的阿福來說, 這的確是一個還可以不需要去擔心、也是還可以續投的的用球數。 但問題是這場比賽根本不是中華職棒的例行賽,而是非贏不可、退無可退的國際賽; 同時對手也不是平均等級最多等於投手自己等級的中職球隊, 而是平均等級達到3.5A的日本職棒明星隊。 在面對到實力遠比自己高的打者時,投手每投一球所費的心力及體能可以想見, 每一球除了要有速度外,還需要有幾近完美的進壘點(location), 因為,只要一有失投, 那些高等級的日職明星隊打者絕對會抓住機會、毫不留情的把球轟個老遠! 在這樣的狀況下,阿福在同樣的80球下所付出的心力及體能, 根本不是那種「只要有速度,就算是失投打者也不一定會轟出去的中職等級」 可以比擬的 這些,還都沒有算到阿福是背負著輸不起壓力在投球的。 如果與阿福實力接近(但當天可能狀況更好)的林恩宇, 在這種輸不起的國際賽的壓力下面對到等級差不多的南韓都只有投五局的能力; 如果在世界盃時的阿福,在面對到日本業餘國家隊都只能無法投到第七局; 謝長亨投手教練及郭泰源總教練有什麼依據可以判斷, 阿福在付出更多心力去面對更高等級的日本職棒明星隊的情況下, 當第七局在面對第一位打者投出觸身球時, 只是單純的控球失準而並不是體能下滑所出現的警訊, 而還可以繼續撐下去,並投出與過去六局一樣完美速度及進壘角度的2-seam去製造雙殺? 因此,從這裡我們就可以充份看出, 教練團對於本身投手等級以及對手實力等級的現況根本就是認識不清! (還是更可怕的有認識到卻寧願賭看看?)。 三、所謂「賽前擬定的換投計畫」 =========================================================================== 蘋果日報 http://0rz.tw/1c3lJ 謝長亨:阿福守備能力較好 【姚瑞宸╱台北報導】 中華隊2比1的領先優勢,在第7局狂失6分大敗,許多球迷氣忿難當, 質疑教練團的投手調度有問題,陽建福投出觸身球後,為什麼不換投手?為什麼不讓 曹錦輝緊接在陽建福之後上場後援?謝長亨指出,中日戰排定的投手,讓陽建福先發7局 ,前5局讓許銘傑待命準備,有狀況時隨時上場,6局以後倪福德、耿伯軒待命,8局以後 讓曹錦輝收尾。 =========================================================================== 如果這是中華職棒的例行賽,為了考量到保持正常的投手調度模式, 或許我會贊同這樣的「比賽計畫」, 但問題是,這場比賽並不是中華職棒的例行賽, 而是如同總冠軍賽第七場般,退無可對,非勝不可的一場比賽, 甚至中華隊又還更面臨到除了要取勝外,想要拿到奧運門票還只能失1分的艱困局面。 前點中所提到的阿福換投時機很明顯的已經偏晚, (基於對此次教練團偏保守的投手調度模式而讓阿福繼續投第七局,個人還勉強可以接受 因為那畢竟是在還沒有狀況時--雖說其實應該是要更積極點的主動換投啦) 但是在錯誤已經造成(形成無人出局滿壘)的情況下, 教練團卻還好像不知道已經處在中華隊連一分都不能失的情況, 竟還死守著賽前所擬定的作戰計畫, 並沒有派出陣中投手中等級最高, 有著與日本隊相去不遠的3A級以上的王牌曹錦輝出來力守, 反而派出只有1A等級的耿伯軒... 最後,七局上來的耿伯軒因為無法抵抗場上的強大壓力, 因為在球數落後(一上來就連丟2壞球變成0好2壞), 因而無法做pitch-out而被日本使用強迫取分, 先終結了中華隊在此次比賽的奧運門票美夢(註三); 並在後來的以連續安打徹底的再讓中華隊了解到中日間實力的差距。 令人不可置信的是,在這種如同總冠軍賽第七場般的非勝不可比賽中, 這樣的死守賽前擬定的如同例行賽般,不先丟出手中王牌曹錦輝的投手調度, 還是出自於在職棒15年總冠軍賽第七場, 知道要讓王牌CL M.Garcia先出來力守三局的謝長亨教練, 以及在職棒16年對統一的挑戰賽中, 知道要贏就是要不斷的讓王牌林英傑隨時待命上陣的郭泰源手中。 更可笑的是, 賽後教練團竟然還以曹錦輝並未熱身完成來當做沒有當機立斷的換上他當藉口, 殊不知,選手開始熱身的時間不正是由教練依場上狀況決定並告知的嗎? 這種發言的出現,只是更加說明了這群教練的在調度方面的無知及不知自我檢討而已。 當最危急關頭的時,正是一個應該將留在手中很久的王牌打出來救命之時, 這是任何一個人都懂的道理, 就算手中的王牌也無法阻止對手,那也真的只能認了, 因為我們已經將能打的最好的牌都打出去了; 但是我們的教練團卻並沒有這樣做, 反之,他們等到大勢已去,在毫無意義的場面下,才將手中的王牌打出。 而八局下曹錦輝強勢的投出我們在七局沒人出局滿壘時最需要的3連K, 只能說是對教練團這種完全沒有理性調度下的一種最大的諷刺。 或許有人會說:就算小曹當時撐過去了,後面要再換投手時還不是會壓不住而失分? 但問題是,如果連七局當時都撐不過去了,那裡還有什麼後面好談? 否則,今年的世界大賽冠軍紅襪隊教練T.Francona, 怎麼會在七局就將王牌CL J.Papelbon丟出來呢。 註三: 很多球迷或許會質疑是捕手高志綱或教練團沒注意到強迫取分的戰術, 但是其實大家都忽略了當時的球數已經來到了2壞球落後 而耿伯軒一上場的控球並不穩定, 可以說是在一個很難防止對手進行強迫取分戰術的情況。 比賽終究還是輸了, 輸給日本,當然我們這次幾乎完全以中職球員為主體的球員, 其實力不如日本是需要檢討改進, 問題是這些人已經是我們國內可以選出來的最好的棒球選手了, 就算再怎麼選,也差不多就是這些主力陣容, 這些人也都已經不是可塑性很高,還有很多發展性, 可以在短期間內進步神速的學生球員, 就算我們知道要加強訓練,也真的去加強訓練技術了(例:加強對快速球的適應力), 在短短的三到四個月的時間內,張泰山或彭政閔就立刻可以變身成3A等級的打者了嗎? 你我都很清楚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一直說都是因為球員實力不如人,是完全沒有建設性的言論, 那對明年的資格賽一點幫助都沒有, 因為,難道因為知道球員整體實力不如人就不用去打了嗎? 難道因為球員整體實力不如人, 所以因為教練團錯誤的調度思維而無法將球隊實力發揮到最大就免責了嗎? 不是這樣的吧,我想! 是的,我們未來當然要持續加強球員的體能及技術層面, 但是要從三級棒球做起的, 是需要長時間的努力,整體球員能力的體質才能有根本的改變。 但如果是要達到短期的目標,例如明年三月的八搶三資格賽取得前三名, 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徵召更強力的旅外球員來助陣? 很抱歉,明年三月是各國職棒的春訓期,旅外選手的徵召只會比這次更難; 換另一批中職球員? 那更是不可能,因為我們已經無法再找出比這次入選的中職國手們更好更強的中職選手 加強這批球員的基本能力? 很抱歉,就如同之前說的,在幾個月內是無法將那些中職頂級打者變成3A等級的打者的。 也就是說,明年三月資格賽,我們有的菜將會跟現在差不多,也就擺在那, 那我們到底能做的是什麼? 換掉球員?以明年資格賽舉行的時間點來看,是很困難的; 但換掉郭泰源及他那群在中職就已經是惡名昭彰的教練團們, 卻是我們立即就可以做並獲得改善的事。 郭泰源自己在投球方面所擁有的技術(能投出158km)是無庸置疑的, 而在「球員時代的郭泰源」所立下的豐功偉業也絕對是值得大家尊敬的。 (別懷疑,1984年洛杉磯奧運, 台視轉播中華對美國時在賽前就發生了衛星畫面斷訊的情形, 當天,我也是台灣無以數計就在電視機前聽著傅達仁主播用講的轉播完全場的其中一員) 但是「教練時代的郭泰源」, 不管之前在中職帶領誠泰隊、還是前一陣子的世界盃, 以及這次亞錦賽所展現出來的調度思維, 充份說明了他只是一個腦袋還停留在80年代的舊式棒球觀念, 應該被時代淘汰的一個蠢蛋教練而已。 有沒有人注意到郭泰源帶領下的中華隊, 比賽只要一被追平或落後就幾乎沒有逆轉能力,最後更會兵敗如山倒? 而一個在比賽中以強悍的形象而引以為傲的郭泰源總教練, 竟然也只能像無技可施的旁觀者般在看戲而沒辦法(還是有辦法但不去?) 激勵手上的球員打起精神來奮戰。 有沒有人注意到這次在郭泰源領軍下的中華隊,不管是在世界盃還是亞錦賽, 完全沒有出現過去林華韋老師在99年亞錦賽、01年世界盃 以及徐生明教練在03年亞錦賽的中華隊, 那樣不管老菜、職業業餘還是旅外中職的球員 團結一心,齊心打出好成績的相關報導或場上及休息區的氣氛? -- ◆ From: 122.126.24.16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uardians/M.1197024094.A.128.html

oncee:這些觀念我之前也都概略提過,問題是教練永遠無法知道有何用? 12/07 19:02

iino:我今天問豪總為什麼亞錦小葉不先發,他淡淡地說:『用人問題』 12/07 19:11

iino:不過,知道小葉不是因為受傷而沒有出場,就很令人開心了 12/07 19:11

supr:相當推這篇 12/07 19:15

etrana:15頁的遲到心得[email protected]口@ 12/07 19:32

kurni:推這篇 12/07 19:59

kirkkirkkk:EJ大果然專業~好長的檢討文~~~ 12/07 20:01

windlily:大推 12/07 20:05

snimhy:推專業的EJ大,你根本當學術論文在寫了吧 XDD 12/07 20:05

sanji6311:那天壞球數比率實在太高了 12/07 20:05

snimhy:相較於今年,去年洲際盃亞運的中華隊起碼讓我們看到拼戰精神 12/07 20:11

gundriver:有錯字!退無可"對".... 12/07 20:32

finalvote:推~ 原來EJ大也有上PTT,現在才知道= = 12/07 20:38

superdevil:阿鬼 你還是說中文吧... 12/07 20:42

yangfufu46:大推 ej大的文... 12/07 21:04

peskin:推 不過我覺得也不能說阿福沒有壓制吧 好像是球種的問題 12/07 22:37

peskin:伸卡本來就不易造成揮空 就好像是說王沒壓制力一樣 12/07 22:39

peskin:不是很貼切 阿福被安打的其中幾支並不強勁 12/07 22:42

bheegrl:條理分明,推好文 12/07 22:57

jinamc:推專業的EJ大 ~~~全部的問題都點出來 12/07 23:00

hpkitty:推這篇,不過 達比休兩次的拼字不同..... 12/07 23:05

ariel0829:推...看到棒球版有人以實力不夠替教練團解圍,就一肚子火 12/08 00:54

justbird:大推! 12/08 09:39

bullsno1:好文哪 12/08 15:09

sasintw:專業好文 12/09 10:05

ckgodboy:推 12/11 13:24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