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697250418.A.1A4.html
→ ffaarr: 整篇推論問題點太多了…你能不能再檢視一下每句話…10/14 10:37
→ UweBoll: 看前兩句就知道這篇沒什麼意義。10/14 10:49
推 daze: Correlation does not imply causation. 而且correlation是10/14 10:51
→ daze: 否真的存在,也是需要小心處理的。10/14 10:52
→ daze: 否則也可能得出"太陽黑子活動會影響企業獲利"的推論...10/14 10:52
推 pttccbbs: 每個人都預期,美國企業每年獲利增長5-10%up,然後股價10/14 11:48
→ pttccbbs: 漲10%up,這合理嗎?10/14 11:48
→ pttccbbs: 你起碼會懷疑合理性,很多人,連股市漲到非常不合理,10/14 11:49
→ pttccbbs: 也覺得是正常的10/14 11:49
→ pttccbbs: 你認為企業,每年都會比前一年多賺10%?股價多漲10%?10/14 11:50
→ pttccbbs: 笑... 無限增長? 笑..10/14 11:50
推 staytuned74: 那是compound effect, 取log 再看比較不嚇人,跟巴10/14 12:06
→ staytuned74: 菲特財富一樣,因為compound 所以近年財富增長是過10/14 12:06
→ staytuned74: 往的所有加總10/14 12:06
→ cityport: 你確定過去20年追蹤的公司一間都沒換過?10/14 12:11
→ cityport: 你要去看他追蹤的是什麼東西..隨便畫的折線圖沒有意義 10/14 12:45
推 wade00123: 而且這幾十年科技進步堪稱神速 10/14 13:08
推 daze: 首先,你可以試著做一點文獻回顧,看看其他人關於這個議題 10/14 14:24
→ daze: 有過什麼看法,你的想法是否真的發前人所未發。順便也可以 10/14 14:24
→ daze: 參考看看別人的methodology有沒有可以借鑒的地方。 10/14 14:24
→ daze: 然後,我稍微Google了一下,ST. Louis FED提供的企業稅後獲 10/14 14:24
→ daze: 利資料可以回溯到1947,能否請教為何你只看最近20年的數字10/14 14:24
→ daze: ?在這之前的50年數據是否也符合你提出的pattern?10/14 14:24
→ daze: 另外,其他國家的數據是否也有這種pattern?10/14 14:24
推 H2: 企業獲利關聯的是名目增長,不是計算GDP的實質增長 10/14 16:32
推 icelaw: 好問題 我也有想過 10/14 20:22
推 ice1015: 科技進步產生的新項目、通澎10/14 23:07
推 cookiesweets: 看好奇a了一下daze大,果然是醫師!難怪觀念跟講話 10/14 23:32
→ cookiesweets: 方式跟醫界的前輩好像XD 10/14 23:32
→ cookiesweets: 感覺醫界師喜歡指數化投資的佔比很高,感覺跟EBM的10/14 23:34
→ cookiesweets: 精神有關。綠角眼科,哆啦王好像是教授?都跟EBM有10/14 23:34
→ cookiesweets: 關10/14 23:34
→ cookiesweets: 感覺本身在接觸EBM的人是否比較容易崇尚指數化投資10/14 23:36
→ cookiesweets: ,這本身也能做成個study XDDD 10/14 23:36
推 icela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7kFdWRwTNI 10/14 23:44
→ icelaw: 人一定要靠自己 10/14 23:44
推 cytochrome: daze大也是醫師嗎?他貌似對金融領域有很深入的研究 10/15 16:58
→ cytochrome: 耶!10/15 16:58
推 daze: 經濟學論文很多是先編模型再試著套進市場,跟EBM其實有點差10/15 18:10
→ daze: 別。畢竟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在causal inference上 10/15 18:12
→ daze: 威力強大,但在經濟學中很難真的去做RCT。10/15 18:14
→ daze: 也是可以試著用一些quasi-experiment的方法來試著處理這個問10/15 18:16
→ daze: 題,但在經濟學中似乎也不是最主流的作法。 10/15 18:17
推 daze: 習慣讀EBM的人,可能其實會覺得很多論文只能算作者的expert 10/15 18:27
→ daze: opinion。10/15 18:28
→ Faipince: d大根本就比很多混金融的強多了,每次發文都是一針見血10/15 21:35
→ Faipince: 簡單明瞭,反而混金融的混久了有既得利益,發文都愛打迷10/15 21:35
→ Faipince: 糊仗10/15 21:35
推 daze: 如果要打比方的話,factor跟「健保資料庫研究」有點類似。要 10/15 22:07
→ daze: 是你有自己寫過健保資料庫這類的paper,大概就知道那是什麼 10/15 22:14
→ daze: 感覺。當年健保資料庫也是出了幾篇能上JAMA的,但也有很多是10/15 22:16
→ daze: 為了寫paper而寫paper的。 10/15 22:16
推 dapu5566: 健保資料庫寫到上JAMA……果然強的人走到哪都強 10/16 15:53
推 daze: 2021的新聞,健保資料庫大概生出了六千多篇論文吧。Campbell 10/16 18:01
→ daze: R. Harvey的Factor Zoo,則是蒐集到400個以上被提出的factor 10/16 18:03
→ daze: https://ssrn.com/abstract=3341728 10/16 18:14
推 INIKS: 因為企業在“呼吸”,防守與擴張之間再切換,google亞馬遜 10/17 20:59
→ INIKS: 估值10/17 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