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Netflix 影集《萬花筒》: 隨機顛倒時序

看板 EAseries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時間 2023-01-13 22:02:33
留言 6則留言 (4推 1噓 1→)

Netflix 影集《萬花筒》: 隨機顛倒時序、可以重看 40,320 次的黑色電影風格影集? 它畢竟只是一個小巧精緻的萬花筒 https://tinyurl.com/yc4pd8a8 龍貓大王通信 2023 年 Netflix 網飛首先端上一份元旦大禮:這部 1/1 上架的新線上看影集,沒有太 多大咖、沒有太多宣傳、它的特殊架構甚至有點難介紹。《萬花筒》(Kaleidoscope) 似 乎不太適合作為一位串流霸王的新年賀歲作品,但事實是它確實很有趣,它絕對有點眼花 撩亂、需要動動腦筋……從某些角度來說,不起眼的《萬花筒》其實代表了網飛強調的諸 多發展特色,你應該給這部影集一個機會……更精準地說,你應該來玩玩這個網飛推出的 「新遊戲」:《萬花筒》會依據不同用戶,呈現不同的觀看順序。 Netflix 網飛影集《萬花筒》劇情故事……隨機推播後續發展給觀眾,並沒有確切的「下 一集」 影集《萬花筒》的故事講述……不,我其實不知道你看到的會是什麼故事。全九集的《萬 花筒》,沒有流水號形式的集數,每一集僅用「黑」、「藍」、「綠」、「黃」等等九種 顏色代稱。 每位網飛用戶點開《萬花筒》,都會先從簡介集「黑」開始,這是個短短的介紹,告訴你 網飛會將《萬花筒》的剩下八集內容「隨機」排列,讓你觀賞一樁劫盜案件的起承轉合… …只是每個人的順序可能大不相同。這代表你可能先看到劫案的發生,最後才看到劫案的 起源。這八集各自的時序有些跳躍很大:某集講述案件發生前十數年的故事、某集是前六 週的故事、某集是案發後數週的故事。《萬花筒》很明顯想讓你回憶起《記憶拼圖》的那 種混亂感。 聽起來很神,《萬花筒》真正的故事有八集,那是不是代表《萬花筒》有 40,320 種組合 ?實質上沒有那麼複雜,這八集之中,「白」集是劫案發生的當天,講述一群大盜分工合 作搶劫世上最嚴密保險庫的經過,它被刻意放在觀眾會看到的最後一集;而所有觀眾會觀 看的前兩集,只會是劫案六週前的「黃」,或是劫案七年前的「綠」,誰先誰後不一定這兩集之後,觀眾會觀賞「橘」「藍」「紫」三集(順序不一);而再來是「紅」、「粉 」兩集;最後才會看到「白」。這代表,你一定會看到案發後這些角色的最終結局,最終 才會回頭看到他們早前的搶劫經過。所以,《萬花筒》事實上有 24 種觀看順序,這也夠 複雜了,很像是視覺小說遊戲或是所謂的「反小說」(antinovel)。 玩心大發的 《萬花筒》,是 Netflix 網飛又一次打破傳統框架的互動式影集 這種趣味在網飛平台上並不少見,非傳統影視公司的網飛,從數年前就開始藉由串流這種 特殊媒介,創作一些在傳統電影院或電視上罕見的「遊戲型」作品。例如《黑鏡:潘達斯 奈基》或是《Minecraft:故事模式》這樣的「互動體驗電影」,會時時讓觀賞的用戶決 定電影的下一步走向,最終抵達多個結局中的一個。《萬花筒》也是類似這樣的作品,但 它無法讓觀眾懷著推理的心態,「自行」選擇故事應有的走向,它仍然維持著作者安排的 某些既定路線(例如上述的 2 集 — 3 集 — 2 集 — 1 集),讓觀眾從劫案原因—籌 備劫案—犯罪主因—劫案後續—劫案本身的順序,去了解這樁案件的過程與幕後真相。 這是不是一種奇技淫巧?要知道這點,我們必須看看《萬花筒》真正要說的故事靠不靠譜 。攤開故事本體,一位大盜李奧對企業家羅傑有極深的怨恨,他決定闖入羅傑引以為傲的 嚴密保險庫,竊取裡頭存放的數十億美金無記名債券(就是《終極警探》裡亞倫先生想偷 的東西)。為什麼他會對羅傑那麼怨恨?為什麼他非得挑戰有七道嚴密防護的保險庫?為 什麼他要選擇這些人作為團體成員?他是否成功得手這些債券?他是否能躲過羅傑的法眼 ?這些觀眾當然想要知道的謎底,藏在這八集混亂順序的劇集裡,你必須親自走過一遍才 會知道。 這種順序不只會帶來混亂,更多的是帶來一種「滄海桑田」的感慨:你會看到這群人決定 行動當日那種勢在必得的自信,下一集時序突然跳轉到數個月後,突然那種自信轉變成極 為不一樣的情緒;你會看到有人堅持使壞,但在隨後劇集裡呈現的數年前,他卻是一個愛 家善良的男人。這些時空跳躍讓不同時序的角色版本連在一起,強化了不同版本間的性格 與際遇差異,而更之後你才會看到造成這種差異的主因,也許是一個念頭、一個悲劇、一 個不得不為的決定。這些差之毫釐的心理微動,卻造成日後謬以千里的轉變。 《萬花筒》中「炸雞叔」宛如宿命的悲劇氣息,帶出誠意滿滿的劫盜影集 這種宛如宿命的悲劇氣息,是黑色電影的基本配備,一如同樣玩轉時序的《記憶拼圖》、 李滄東的《薄荷糖》、凱瑞與溫絲蕾的《王牌冤家》等等,主角彷彿總是身不由己,但又 似乎緊緊掌握他們自己的命運──主角性格中某種永不更改的偏執,逼使他們走上命定的 結局。《萬花筒》塑造出的宿命悲劇性,沒有以上經典作品那麼濃烈,但它仍然藉由觀眾 喜愛的「炸雞叔」吉安卡洛伊坡托所飾演的主角李奧,傳達了大部分的宿命感。惡貫滿盈 的他想要金盆洗手,卻一再被貧窮、對黑人的歧視、與對兄弟的義氣拉回邪道,這些元素 令他必定走向家破人亡的結局。而當他決定靠一場搶劫扭轉乾坤,命運會對他網開一面嗎 ?這種深懷不甘的賭博意圖,也正是黑色電影的精髓之一。 就劫盜類型題材而言,《萬花筒》算是誠意滿滿。劇情大綱只提到李奧要進行一場規劃許 久的「世紀劫案」,但是這八集裡不只這樁劫盜戲,角色團隊為了不同理由,在不同時序 裡進行了不同的搶案,對喜愛劫盜題材的觀眾而言,可以看到不同風格、不同對象的作案 歷程,不會讓觀眾等了好幾集才看到真正期待的戲肉。 當然,《萬花筒》也有不可迴避的瑕疵:在時序最早的劫案 24 年前的集數「紫」裡,今 年 64 歲的吉安卡洛伊坡托透過數位化「減齡」處理,以呈現他中年的模樣。但是,數位 減齡的效果不能說頂好,特別是眼睛周圍看來很不自然;另外某些槍戰片段也處理得稍嫌 草率,這部影集當然不是以動作橋段作為主戲,但這些橋段讓人看得難免出戲。但最大的 問題也許是在這些複雜時序的交錯中,這個犯罪團隊裡除了李奧以外的其他五位成員,劇 集都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打磨他們的性格與動機,讓他們始終被一層神秘面紗覆蓋,似乎下 一秒他們就會亮出不為人知的底牌──但當你全部觀賞完畢之後,卻發現該講的還是沒講 ,他們依舊有點讓人感覺陌生,他們的動機有時感覺廉價。 Netflix 網飛影集《萬花筒》劇評心得總結:黑色電影風格十足,只可惜雨聲相對小了一 點 某種程度上,這讓《萬花筒》更像是視覺小說遊戲或是反小說:你玩過一次,覺得還不錯 ,但你不會想要再玩一次。《萬花筒》精心設計了 24 種敘事流程,未必會讓觀眾有耐心 想要「全白金成就」:把 24 種流程都看過一遍。因為它的基本問題是共通的,把一句話 說成倒裝句,這句話既存的問題,只是呈現的樣子不太一樣而已。你還是會好奇某些角色 之間的關係、某個角色出場的意義與動機是什麼,而這是你觀賞《萬花筒》 40,320 遍也 得不到的答案:一個萬花筒就那麼大,它不可能每次都讓你看到全新的花樣。 但是,《萬花筒》還是值得你去體驗那「第一次」,它確實做到了黑色電影的本分、氣氛 作足;吉安卡洛伊坡托與魯佛西維爾很有氣場、帕姿薇格依舊美得帥氣;你會抱怨它是因 為它「不夠好」,而不是一開始就看不下去。就這點而言,《萬花筒》確實也很有網飛本 色──雷聲永遠都很大,而雨點絕不是沒來,它只是相對地小了一點。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71.217.17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Aseries/M.1673618556.A.DC8.html

ab2: 推:你玩過一次,覺得還不錯,但你不會想要再玩一次 01/13 22:59

ab2: 真的是這樣XD 細節跟角色深度再加強一點就好了,真可惜 01/13 22:59

kyotenkacat: 推推,寫得很精闢! 01/14 17:56

robertdelun: 我隨著亂數一路看到白之後 又繼續再看一次紅跟粉 01/15 20:26

hn8614121: 一個有一堆槍的角色,莫名奇妙槍法很爛呢,這我猜不透 01/15 21:03

F04E: 雷屁 01/16 11:42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