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偷走芬園社口老街與被分割的茄荖的故事

看板 ChangHua
作者 jones921245 (jones)
時間 2019-05-01 16:40:55
留言 10則留言 (10推 0噓 0→)

哈囉!我是地方賊,喜歡偷走地方的故事 偷走完整圖文網誌版:https://reurl.cc/KElWj 可以順便偷走賊的臉書按讚,支持我的文字:http://t.cn/RmPbrSh 連續寫了大里、霧峰的文章,這次剛好去了芬園,也順道偷走它的故事 也是我第一次在彰化版上發文,希望能有一點回應,讓賊聽聽更多芬園的故事 [地方 #社口老街、#寶藏寺、#洪氏洋樓、#燉倫堂] 偷走芬園一老街與茄荖被分割的故事 #芬園 Fenyuan / 彰化 Changhua 芬園鄉地理位置滿特殊的,是彰化縣唯一一個處於八卦山山脈以東的地方,說實在賊覺得芬園應該屬於南投才對,感覺以八卦山畫南投與彰化之界才對。其實一直沒有想到會來芬園,還一直把芬園和芳苑搞混,真是對不起芬園了。 雍正年間,泉州人吳洛為大首墾,以吳伯榮為墾號,率領佃農在芬園地區開墾。雍正年間,大墾戶楊志伸修築「二八圳」,灌溉大肚溪南岸一帶土地,進而使乾隆年間在此墾殖的人數變多,不只泉州人,漳州人也來芬園土地上拓墾。 芬園於雍正元年(1723年),彰化制縣時稱為貓羅社,隸屬於半線堡之一部分,後來又分出而隸屬於貓羅堡底下的一個庄。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芬園庄與周圍數個街庄合併成為芬園區,隸屬於新成立的台中廳,這時也是芬園正式成為行政區域名稱的開始。大正九年(1920年)台灣實施州廳制,芬園區改為芬園庄,故市區有芬園庄役場。戰後,則是芬園鄉至今。 那為什麼叫芬園呢?有一說是認為,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港口封鎖,鴉片停止進口,台灣本土開始自種鴉片,而芬園為試種區。臺語「薰」與「芬」同音,鴉片「煙(薰)田」「園」於是變成「芬園」。不過也有人認為,清朝就有人在此種植菸草,而那菸草就是鴉片煙。 不管怎樣,芬園的名字聽起來就是帶有香氣的感覺,那就跟著賊偷走芬園的一些小故事吧! 因為隔著一座山的距離,從台中霧峰和南投草屯去芬園市區感覺都比從彰化近。芬園市區小小的,就是一個靠山小鎮,夜市也許是這小鎮最大的消遣。當然,到了一個小鎮,賊都會先去尋訪它的老街區,芬園市區的老街是「社口老街」。才剛抵達巷口,坐在屋前的阿嬤就很好奇我們怎麼在這裡拍照,可能很少人會到這條老街,畢竟這對他們而言就是生活的地方啊! 芬園社口老街是一條名為「中正街」的小路,為什麼不叫中正老街讓賊頗好奇的,而且中正用在路名,通常是中正路,第一次聽到中正配街,也還滿有趣的。不過社口老街網路上資料少,連去過的遊客或部落客都不多。 會名為「社口」,是因為它位於彰化前往平埔族茄荖社的入口處。雖然只是一條算是滿窄的街道,社口老街卻挺蜿蜒的,無法從老街頭看到老街尾。而且還有很多延伸的小巷,而被稱為「蜈蚣街」,具有防備外敵的功能。 在中部地區有一句古語:「鹿港擔埔社、打米石柒捌」,意指將米或鹽從鹿港挑至埔里社的苦力,需要能夠挑七、八石的力氣。清代開放漢人屯墾和貿易後,內山地區最缺乏的就是鹽和米,米和鹽就成為與內山原住民交易的商品。當時的民生用品都必須從鹿港,用人力挑擔行走古道的方式運送至埔里。而鹿港擔埔社指的就是這份挑運的工作。 當時挑夫行走路線是:內山鹿港─草鞋墩─雙冬─北山─埔里─魚池,而社口則成為一小中繼站。因此,在社口老街上可以看到客棧、飯店、麵店、餅店,後來也逐漸形成聚落,甚至成為一市街。社口發展協會有出一份「社口中正老街再現風華導覽圖」,在導覽圖上清楚標明老街上每一棟建築物的前身,曾經做過什麼事業。有藥店、診所、柑仔店、米店、西裝店、擇日館,這除了再現老街曾有的繁華,也暗指社口老街過去不只是休息站,而是市街。 「社口」這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文獻上,是彰化縣貓羅堡轄下的一個庄,那時社口庄和芬園庄是同一位階的。社口的位置在過去除了有渡船頭之外,還有彰南線輕便車鐵道經過,也算是通往內山很重要的交通要道。 可惜在新街道開發和市區移轉的發展下,老街也逐漸沒落了。社口老街的老房子歷經八七水災、韋恩颱風、九二一地震,幾乎都已更新改建,老房子寥寥無幾。隨著人口外移和產業的移轉,老街現在就只是住宅區,僅能對比古地圖,從蜿蜒的巷道證明這裡曾經是繁華的社口老街。社口老街多為平房,可能因為是中繼站的關係,沒有太多裝飾性樓房,但老街頭有幾間二層樓的紅磚老屋,還滿值得一觀的。 對了,芬園市區還有一棟被列為文化資產的建築,可惜現在在維修,只能免強從鐵皮間看到一些結構,這是昭和十年(1935年)所蓋的芬園庄役場廳舍。這應該是芬園少數還留著的日治時期建築,不但見證了芬園開發的過程,它以綠色為主體,有昭和時期建築元素,也添加了閩南式建築特色,可以看到四披落水的屋頂,極具建築美學價值。因此,於民國一百零三年(2014年)列為文化資產保護。 講完了芬園的老街區,再來要尋找芬園的信仰中心「寶藏寺」。寶藏寺不像許多老街區一樣,位在街頭,它反而離芬園市區有點距離,安穩的坐在八卦山腳下。根據碑文所記載,寶藏寺草創於康熙十一年(1672年),那時還只是一座供奉觀音佛祖的小廟。據說雍正元年(1723年),芬園正鬧瘟疫,剛好鹿港天后宮媽祖遶境過寶藏寺,解決災荒,因而增設聖母祠。 寶藏寺要有現在的規模是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據說乾隆五十七年時(1793年),嘉慶太子來台出巡,曾遭土匪追殺而投靠寶藏寺,進而親筆御賜「寶山第一」的匾額。此匾額現在掛於正殿,可惜賊這次沒有拍到。道光二年(1848年),廟宇因地震而毀壞,又重修了一次。大正二年(1913年)的那次整修,才奠定了現在廟宇的雛形。 清代時,甚至與彰化鹿港龍山寺、南投市碧山巖、社頭鄉清水巖、花壇鄉虎山巖齊名,俗稱為「三巖二寺」,有鑒於其在宗教上的代表性,也是芬園地區居民開墾的佐證,早在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就被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並再次重修。民國八十四年(1995年),因有政府補助而大肆整修,包括寺廟前的外埕和戲台,以及山後的遊憩公園。 芬園寶藏寺原為一座三開兩進兩廊兩護龍的廟宇建築,玉皇大帝加建後,增為三進。寺之格局為三殿雙護龍建築,前殿面寬三間,屋頂木造棟架屬粵派手法,前殿為硬山燕尾翹脊屋頂,次間大木及簷口升起非常明顯,屋頂脊飾高大,型式與一般廟宇不同。 三川殿在屋頂的造型為斷簷升箭口式,明間升高,形式為錯開簷口線與次間成高低狀,脊飾高而大,堵中擺置精緻的泥塑,脊頂上則置雙鳳及福祿壽三星。 欣賞完寶藏寺精彩的建築風采後,在廟一旁還有一座「義民祠」。貓羅溪由南至北貫穿芬園鄉,進而形成溪東、溪西兩邊的聚落,前者多為漳州移民,後者則為泉州移民。在移墾的年代,兩邊常因水源、土地發生爭執,咸豐三年(1853年)擋不住的樟泉械鬥就此展開。這次械鬥中,有蔡靴等四十二人為保衛地方而犧牲,便在寶藏寺立神主牌位供奉。 另一種說法則是根據大正八年(1919年)芬園區役場的記載,於同治元年(1862年)當地人張金赤率兵卒將匪徒吳頭擊敗在縣庄苦苓腳時,包含蔡靴等五十二名勇士不幸而死,合祀而稱為義民祠。無論哪種說法,蔡靴等人在當時都被認為是芬園的義民,進而立牌為奉祀。原本牌位是供奉在寶藏寺內,但在民國八十四年(1995年)整修時,在寶藏寺旁獨立建一座義民祠供奉。 Google地圖時,看到還有另外一條老街「下茄荖老街」就順道過去看看。沿著台14線,從芬園老街出發往草屯方向走,過了茄荖溪轉進芬草路一段,這裡是「茄荖聚落」。這聚落的歷史與草屯洪姓有關,洪姓宗族移墾臺灣的時間較晚,彰化平原已有不少漢人聚落。他們便溯貓羅溪和烏溪而上,定居開墾彰化芬園和南投草屯等地區。不過,洪姓宗族因來台時間的差異,開墾地區也不同,而分成幾個派別。 第一派是乾隆初期的性植派,入墾下茄荖與石頭埔地區,其祖祠為崇興堂。第二派是和蒼派,開基於芬園鄉縣庄,以番仔田、牛屎崎為聚居地,和蒼派祖祠為墩成堂;第三派則為敦樸派,入墾新庄、頂茄荖地區,祖祠為最早建立的燉倫堂。因為每一派各有各的宗祠,但為使洪姓能夠團結,而後又設立一座燉煌堂,又名洪氏宗祠,為洪姓共同使用的祠堂。 下茄荖這裡的信仰中心是位於貓羅溪畔的「永清宮」,主祀玄天上帝。原本是鄉里民眾於康熙三十七年(1689年),共同集資於下埔仔建廟供奉。乾隆三年(1738年),才於下茄荖現址興建一座新廟,並定名為永清宮。永清宮在過去是草屯與下茄荖地區洪姓的主要信仰中心,雖然現在收丁錢的範圍僅局限於下茄荖的二村。賊覺得永清宮旁邊稻田視野聊過,更凸顯了小聚落的寧靜氛圍 在下茄荖聚落的某一角落矗立著一棟華麗的洋房,旁邊依附著一座宗祠。兩者並肩相立,能感受不同的建築形式與美學。前面有提到下茄荖屬於性植派,屬於此派的洪躼耳,於日治時期,洪躼耳在下茄荖經營染布場及碾米產,輸出不少稻米於日本,奠定了洪家的經濟基礎。洪躼耳與其子們也熱衷於社會事業,茄荖國小前身芬園公學校茄荖分校就是由他所創辦,後代也有不少出任政府官員。 下茄荖這兩棟可觀的建築,也是由洪躼耳出資所建。右邊那座中式祠堂興建的比較早,於大正二年(1913年)完工,作為性植派專屬宗祠。上面的福祿壽十分精巧,可惜在九二一時震斷了燕尾,到現在還沒有修復,很明顯看到缺了一塊在尾端。 那時中部不少家族因經商致富而興起,都會興建洋樓來彰顯自己的財富和品味。昭和三年(1928年),洪躼耳與其子在崇興堂旁興建一立面為洗石子的洋樓「玉美堂」,而且這座洋樓還是由洪家自己人所設計的。 遠觀會覺得二樓連續的拱門與廊柱,非常大氣但又典雅。若細觀山牆,會發現洋樓作工極為精細,山牆上的「洪」字伴隨著鳳凰,後還有麒麟相護,插著花的花瓶也頗為可愛。簷牆上還有「雙鹿」、「雙鶴」的泥塑,動物們齊聚的場景也頗為生動。如果繞到後面可以看見洋樓的紅磚構造,可惜賊無緣進去裡面,能打開前面小鐵門,進到庭院仔細觀察就挺開心的。 下茄荖是個挺寂靜的小聚落,佇足在洋樓前也很難聽到車聲,但看到這麼氣派的洋樓,還滿能想像一齣時代劇的場景就在此上演,那時繁華的下茄荖啊。九二一的時候,洋樓和祠堂都有些受損,不過兩棟建築都算維持的挺好。應該很少人會特別繞進下茄荖,但除了這兩棟可觀的建築外,聚落裡還有不少紅磚老屋,難怪有人會在Google Map把這裡設定為「老街」。 接著往草屯的方向騎去,過了福爾摩沙高速公路,也代表了跨越縣市界線,到了南投,而在這遇到的第一個聚落是洪家敦樸派所在的頂茄荖。這裡並不像下茄荖有老街感,但也還是個小聚落,一樣的寂靜。聚落前方還有家便利商店,感覺是比下家佬熱鬧一點。在這邊賊要拜訪的是敦樸派的祠堂「燉倫堂」。 燉倫堂夾在住宅區間,旁邊樓房的住戶應該都是洪家人。賊去的時候,燉倫堂門樓前的小巷弄在整修,門也是緊閉鎖上的,想說在外面看看就好。不過修築馬路的人告訴賊們,你們可以開門進去看看。既然能夠賦予同意權,再次增加了旁邊就是洪家人的可能性。燉倫堂的門樓並非正對祠堂,而是在祠堂的右下角。門樓柱子的磚是黑色的,此點不同於祠堂磚頭的顏色。 燉倫堂建於道光四年(1824年)是一座閩南傳統兩進式四合院建築。前殿採凹式平面,不另設檐柱,並將前點金柱作為門柱使用,凝聚出緊湊的前置空間。前殿經兩側兩開間的廂廊與正殿連接,正殿採敞廳式手法處理。前殿與正殿面為單檐燕尾脊板瓦屋面,屋脊較一般廟宇平直,僅在翼角略為揚起,歸帶與正脊相接處略向內收,在視覺上有緊箍效果。 可以看到這座祠堂與一般廟宇相比,沒有太多的剪黏裝飾,呈現一種簡單、莊嚴、樸素的感覺,這其實是很漳州的風格。 雖然是三開,但中間的正門是緊閉的,也讓造訪者能看到兩尊繪製極為精細的門神。燉倫堂相較其他洪姓祠堂,改建較少,因而保存得較為完整,仍維持其古樸風格,早在民國八十二年(1993年)就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保存,是南投極有價值的私人宗祠。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8.240.2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angHua/M.1556700062.A.4F2.html

LiSrNo: 芬園人推 05/01 20:23

ink777: 推社口!介紹的很詳細 05/01 20:38

peanutman: 推 05/01 22:16

my7357405: 很棒的文章 推 05/01 22:46

tigertank: 芬園人推,我常下班後走社口老街到芬園國小運動 05/01 23:01

Altair: 推 05/01 23:17

alicechun06: 看到此文感動啊~ 芬園人 推起來 05/02 00:40

esontat: 社口人推 05/02 00:46

chihju: 這系列的都好棒 05/02 01:53

littleaoc: 推 05/03 00:54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