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藍色管弦樂》狗血與日常並肩的音樂漫

看板 C_Chat
作者 KevinMoleaf (陸坡)
時間 2023-12-05 00:53:19
留言 0則留言

這部我本來看完第一集就有點不想看 然後第二集真的有考慮要不要不追番 還好後面有多部分在演奏音樂和社團生活的部分 不然看整集主角家庭問題、女角學校問題有夠壓抑的 但音樂跟人物情感描寫滿細膩的, 雖然我還是比較喜歡上低音號那種社團感比較多的故事內容 下面是一些介紹與心得: --- 內向男孩與傲嬌少女的管樂社群像物語 漫畫通常透過視覺來表達樂趣,但有時候也會有無法傳達的極限,在漫畫中各種聽覺的表 達基本上是沒有的,很多時候人物的聲音、環境音、撞擊拍打的聲音等,讀者只能透過漫 畫家的狀聲詞與畫面效果來想像。 故在動畫化有聲優、樂曲家跟擬音人員的詮釋,才讓人想到「原來是這種聲音啊!」,而 這樣受益的,當然是以聲音樂曲為主題的漫畫,不管是偶像漫畫、爵士樂或是管絃樂團。 《藍色管弦樂》是一部以少年少女們高中管絃樂社的青春和日常故事為主題,主角青野一 因為家庭問題在國中放棄了小提琴、在偶然中被老師牽線給躲在保健室想學小提琴的問題 女孩秋音律子,兩人就這般誤打誤撞下,一起考進立海幕高中加入管樂部。這也讓重拾小 提琴的青野遇到他的勁敵,從德國歸國的天才小提琴少年-佐伯直。 《藍色管弦樂》是什麼動畫: 因為漫畫無實際聲音表現,往往需要畫面創造出擬聲語、擬態語,來讓幫助讀者想像故事 裡頭聲音的模樣和形容東西的樣子。以台灣人熟悉的日式漫畫就因為常常用字詞發出聲音 來表現,漫畫中的文字敘述是能幫助想像的。 例如:閃閃發光是キラキラ、酥酥脆脆是ぱりぱり、蓬鬆柔軟是ふわふわ這樣,透過文字 發出聲音而形容,也透過文字表達出日常我們熟悉的聲音,例如爆炸的「碰!」或是狗吠 汪汪聲和貓叫喵喵聲,讓我們可以透過生活周遭,快速連結漫畫中的聲音。 但是對於音樂或歌唱的部分就有點難度了,尤其是怎麼敘述一個音樂好壞,通常漫畫都是 透過表情演意、或是意境來詮釋,透過漫畫家的表達,即便沒聽到仿佛也聽見了一樣。如 果是有既定樂曲或歌曲也許讀者還能想像,但有時候原創曲目就有點困難,這時候動畫化 就幫助讀者補足了漫畫「聲音無理」這件事,不管是原創或是還不熟悉的歌曲,透過聲音 畫面,才會讓人漸漸聽出原來是這樣的聲音(樂曲)啊。 《藍色管弦樂》是2017年開始連載在小學館網路漫畫月刊《裏サンデー》的音樂漫畫,以 高中管絃樂團少男少女的青春為主題,敘述因為父母家庭問題而不在拉小提琴的主角青野 一,偶然結識到躲在保健室有人際關係問題的女孩秋音律子,他們一個放棄小提琴,另一 個人則剛開始拉小提琴,兩人之間因為這緣分形成了一起考上管絃樂名校立海幕高中的友 誼關係。 高中後,青野因為律子的關係重拾了小提琴,並遇上人稱小提琴天才少年的德日混血兒佐 伯直,面對佐伯直用小提琴挑釁,使青野與他在一年級時就成了勁敵關係。而律子也遇上 了過去同所國中轉學,也考上這裡以前的朋友小櫻,但兩人的關係卻是越發微妙。 隨著四人加入管樂社後,弦樂上的多角青春故事也在這時展開,新進的一年級後備、即將 畢業的三年級前輩,不合群的人、厲害的人、實力普普的人,屬於各式各樣學生,不同青 春的校園社團故事彼此牽絆創造起點,也來到終點。 《藍色管弦樂》分析與延伸: 日本管弦樂史是在十九世紀中期,在幕府江戶解體後明治政府開始時,當時的日本正走在 明治維新西化的時期,當時薩摩藩從家臣中裡找來英國人指導軍人學習洋樂組件第一支西 樂樂團-薩摩樂隊。因為全盤學習西方軍事風格的緣故,日本最開始的管弦樂與軍方有相 呼應,這也使以軍校為首,到了大正時代很多男校與名校也組成了管弦樂社,並發展到民 間大眾普及。 可以說日本的管弦樂發展史跟軍國主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包括日本1939年成立的最大 型管弦樂聯盟「大日本吹奏樂」和 1935年至今,每年各日本學校管樂社爭奪勝出的全日 本吹奏樂大賽,某方面都在二戰太平洋戰爭中來到高峰,被用來鼓舞軍事。 戰後日本重新省思管弦樂、與管弦樂社團存在的意義時,音樂社團捨棄了所謂的軍樂風, 開始以學生教育為主軸,再加上戰後歐美的藍調、爵士等自我表現風格極強的樂曲席捲日 本,也讓日本管弦樂教育著重在表達自我與團體生活之中。 一直到2022年根據日本國高中調查,學生最想參加的社團前五名,管絃樂社團依舊高居在 前五名,是與許多運動部門並肩的高人氣社團。這也使動漫畫描繪管弦樂社的故事從不少 ,2016年輕小說《吹響吧!上低音號》,就因為細緻的描繪高中管弦樂社團的練習與生活 點滴,而受到好評。 以吹奏部女孩和棒球部男孩為主題的青春戀愛故事《青空吶喊》則著重在於男女主角跨部 門間相互鼓勵與勉勵的純愛物語。來到大學則有至今仍是高標竿的音樂漫畫作品《交響情 人夢》,可以說將大學音樂科系和出入以幽默又有趣的形式展現給大眾。 雖然日本許多人對管絃樂社團在許多成面上陶冶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教育與團體生活有著 正面的看法。但是在如今許多學校社團都有著成果壓力的情況下,管樂社也有著一樣的壓 力,在2018年就有傳出管樂社音學生受不了持續過高的社團練習壓力而輕生,在調查後發 現該校的管樂社平日學校練習5小時、假日全天11小時,課前課後還需要自主練習,光一 個月社團練習量就高達350個小時。這也讓許多家長與學生更加在意求好心切的「學生社 團過勞」的情況。 《藍色管弦樂》值得一看嗎? 同樣是以社團群像,漫畫《藍色管弦樂》動畫化後,往往會拿來跟同樣類型以輕小說改編 動畫化的《吹響吧!上低音號》兩者來比較,我個人覺得在作品前期兩者就展現出很大的 不同。 《藍色管弦樂》的主角青野一是受父親的教育與影響拉奏小提琴,作品的展現比較多的部 分是展現個人的成長,與個人的心境,還加上青野一與眾人內心的獨白,比起《吹響吧! 上低音號》那種團體生活團練的描寫,並且較無壓力的主角來說,我覺得《藍色管弦樂》 表現要比較細膩一些。 但《藍色管弦樂》中對於音樂與角色情感的細膩,是優點也碰巧是缺點,從前兩集還未進 到高中社團的國中時期的故事,就可以看出這部作品的步調想當緩慢,且描述主角的心境 非常的自溺,後期雖然在社團生活、音樂演奏上有不錯的推進,也帶出許多配角的情感故 事,但在主要角色上的故事個個堪比八點檔,有其是主角青野一與他勁敵佐伯直的雙重關 係,還有主角那突然地暴走或黑化,整體就想走錯一步就會變成別種故事的感覺。 不過《藍色管弦樂》在音樂表現上和各個角色的動機都有所描繪,最多的部分就是主角青 野一與女主角秋音律子的描寫,讓這兩人的故事相當完整,比較可惜的是動畫中勁敵佐伯 直的描繪相較於兩人較少上許多。 不過在漫畫調查中發現高年級生各個配角似乎都頗具讀者好評,尤其在一些不是天才也不 是地才的中庸學長姐上,展現出一種只有動漫畫世界才有的和諧社團氛圍,故可以理解比 起《藍色管弦樂》的社團活動,為何《吹響吧!上低音號》的的社團描繪更讓參加過管弦 樂社的讀者們認同。 我個人認為《藍色管弦樂》要先撐過前面幾集主角、女角等人的黑暗期,在後續已增進自 己技術與學習團體演奏等地方,才是動畫漫畫好看的地方,配角的故事是否加分就是看個 人喜好,我是滿喜歡看主角以外的角色故事,但對於喜歡直奔主線的觀眾或讀者來說《藍 色管弦樂》著實有些章節相當瑣碎且完全在描繪配角的心境故事將主角放在一邊,動畫安 排其實也算妥當就是一次分成兩章節上部分講配角,下半步在推進故事劇情,整體來說動 畫表現的中規中矩,算時在同番組列強裡較為可惜的作品。 https://youtu.be/1BkadFixBX4
-- 個人Blog: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 小說連載頁:https://www.mirrorfiction.com/zh-Hant/member/26930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131.7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01708802.A.585.html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