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RoomPerfect 心得

看板 Audiophile
作者 ntuee1803 (雙樹枯榮~)
時間 2023-11-16 22:52:45
留言 116則留言 (26推 0噓 90→)

Lyngdorf RoomPerfect(RP)的效果我在經銷商聽過三次, 1. Lyngdorf Cue-100喇叭 搭 TDAI-3400 2. Polk reserve r600 搭 TDAI-1120 3. Polk, Quadral書架 搭 TDAI-1120 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次, 聆聽距離大約有8~10米了, 中間隔著沙發、櫃子和桌子, 把Focus點調到我位置時, 確實有一種把聲音從遠方帶來我耳邊的神奇效果。 第三次印象也挺深, 因為喇叭bypass RP之後音場整個散掉、斜掉, 而開了之後你察覺不到異常, 很適合不想徒手喇叭擺位,或者不想在空間中安裝聲學道具的人。 以上是聆聽的經驗, 還是要進行一下數據面的觀察。 ASR站長 Amir有測試過TDAI-3400, 以擴大機跑分來講,算不上特別優秀。 但這是一台全數位擴大機,也就是沒有前、後級, 原廠把它叫做Power DAC. 跑分測試的部分是用純電阻, 但喇叭還要考慮額外的電感及電容特性。 依中國廠商(Topping, SMSL等)的特性,我推測他們是用一種逆向工程的思維, 也就是先研究測試原理,再去設計擴大機, 來獲得最高的分數。 所以分數都比1120還高。 機器學習有一種叫過擬合(Overfitting), 當訓練資料(training data)只有純電阻時, 碰到各式各樣的testing data(喇叭不同的阻抗曲線), 不見得會有很好的表現。 Amir的另一測試重點是RP的效果, 他使用的喇叭是Revel Salon 2, 這是一對聲學工程非常出色的喇叭, 但在Schroeder frequency(transition frequency), 大約200~400Hz以下, 仍然出現巨大的波動。 200Hz以下有高達32dB的波動, 在110Hz達到112dB, 在63Hz只有80dB。 他利用RP校正後,把這32dB的波動降到了 15dB。 他對於這成果非常滿意,並說出了 "You are done", 大概是說你從音響這條路畢業了。 我知道有很多廠商都有做DRC(Digital Room Correction), 但是哪一家有SOTA(State-of-the-art)的技術? 後來技術問題沒繼續研究, 基於聆聽和數據輔助經驗, 我先買了TDAI-1120來使用。 喇叭是BMR Tower 搭配 TDAI-1120, 直接接上去聽, 毫無音場可言,也沒低頻, 空間對失真程度的影響實在太劇烈了。 聽了幾首歌,開始懷疑人生。馬上開始做RP。 做完之後聽蔡琴的月光小夜曲, 人聲置中,口型高度就在我設定的位置, 口型大小也正確,就是一個略矮真人的感覺。 當口型大小正確時,聲音的穿透感會非常強, 一種非常凝聚的能量往我位置傳遞。 對比未校正的聲音,眼眶不自覺泛淚。 聽碧昂絲的Partition, 原本的低頻像是廉價、隨意的逸散到空氣中, 做RP後,那低頻緊貼著地板, 一波波向我襲來。 有如你搬了一張椅子坐在沙灘, 海水一波波沖刷你的腳, 不自覺打了好幾個冷顫。 聽Hilary Hahn 帕格尼尼第24號隨想曲, 八段變奏中,和弦、半音階和高把位的快速演奏, 配合撥弦等,扣人心弦。 以耐聽度來講, 聽了費加洛婚禮的序曲, 又不自覺聽了兩個多小時。 結論: 現階段的組合我算是蠻滿意, 希望這個滿意的時間能維持一陣子。 RoomPerfect挺實用,效果很好, 設定流程也非常友善。 SOTA DRC 和一些空間聲學, 可能是之後的研究目標。 -- 我覺得不是,transition freq. 以下,會被空間主導 對 要研究一下 Revel Salon 2 空間效應也扛不住啊 BMR 還是挺強的,至少比Cue-100強。校正後先天潛能才能釋放出來 測試條件和現實狀況不合的一種比喻 不必太意外,上一篇去試聽的802 D4加重低音 和Focal Utopia (定價200萬那對), 也是低音少一截 這個沒有~ 還是有差,Polk做DRC我就沒選 現在暫時不需要重低音,低頻都黏著地板爬過來了 還是您閱讀理解高竿,我在說的是中國廠跑分高的可能原因,沒說Lyngdorf 是中國廠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5.216.20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700146367.A.FDB.html

shaylin3: 有沒有可能是BMR的鍋 11/16 23:12

revolc01: 怎麼能質疑科學的化身 11/16 23:15

kimwang: 這邊就是新的戰場嗎(誤 11/16 23:28

icekiba: 所以沒有校正就不能聽喔 11/16 23:33

elguapo: 我個人用的DRC是每聲道一百萬taps的FIR濾波器(13聲道加 11/16 23:35

elguapo: 分音共計2500萬taps),這樣算不算 state of the art? 11/16 23:35

yys310: 這不能聽直播吧 11/16 23:39

bkzell: 等等,RoomPerfect跟中國廠商有甚麼關係? 11/17 00:19

icekiba: Lyngdorf原來是中國廠? 11/17 00:24

theshape87: 沒空間校正這麼嚴重…,以後改列為必修課了 11/17 00:49

yys310: ? 原來那段不是在講bmr喔 11/17 00:51

shukushoku: 一般drc是壓低頻,你是加低頻?神奇。洛帝在我這邊低 11/17 00:54

shukushoku: 頻很足的說,看來是我家不夠大QQ 11/17 00:54

icekiba: 喇叭是BMR Tower 搭配 TDAI-1120,直接接上去聽,毫無音 11/17 01:16

icekiba: 場可言,也沒低頻?? 所以不是講BMR?? 11/17 01:16

revolc01: 林豆腐不是跟高貴的史坦威合作?怎麼變中國廠? 11/17 01:43

callTM: 我覺得這跟overfitting 無關。 如果最好的表現是flat resp 11/17 02:47

callTM: onse, 那怎麼會有overfitting 的問題 11/17 02:47

hesione: 看到沒校正不能聽笑出來 11/17 03:30

leonhung97: lyngdorf是丹麥吧 11/17 04:16

azusa5526: RP有提供校正前的量測圖麼? 如果有,能放上來參考下? 11/17 08:11

bt092001: 林豆腐什麼時候變中國廠? 11/17 08:57

icekiba: 那我覺得樓主選擇任何喇叭再利用DRC做校正,應該都會差 11/17 09:28

icekiba: 不多 11/17 09:28

djboy: 你可以考慮加額外的重低音,一次2顆。前面有1-2位討論文。 11/17 10:04

djboy: 反正都要進入DRC和空間聲學了,重低音就上吧。 11/17 10:06

bt092001: 空間校正的低音通常都是削不是拉……用拉的單體會失真, 11/17 10:20

bt092001: DRC演算法通常都是,測完低頻削完後的最高點,往下norma 11/17 10:20

bt092001: lize ,不是平的往上拉 11/17 10:20

bt092001: 曲線正規化後,再用音量控制大小聲,有超低音再根據口 11/17 10:37

bt092001: 味調peq ,然候有在用DRC要考慮用大一點的DF,好一點的D 11/17 10:37

bt092001: F跟阻抗曲線,才跟得上機器演算法要做的事,尤其是暫態 11/17 10:37

bt092001: 變化很多的時候。 11/17 10:37

hesione: 同意23樓 11/17 11:12

DSI: 請問樓上指的DF是什麼呢? 11/17 11:31

bt092001: 阻尼係數,擴大機內阻的指標,雖然會被端子跟走線限制, 11/17 11:38

bt092001: 但是根據benchmark 官網來說你用一對三米低阻抗喇叭線 11/17 11:38

bt092001: 的話,大概DF大於300夠用, 11/17 11:38

bt092001: 當然喇叭線阻抗容抗更低的時候,大DF對單體的控制力越好 11/17 11:43

bt092001: ,反電動勢也越低,但是要考慮規格有沒有虛標,因為很多 11/17 11:43

bt092001: 機器都是報低功率的時候,DC電源的電流備轉也很關鍵, 11/17 11:43

bt092001: 當需要大電流抽不出電也沒用 11/17 11:43

CrosstakerYu: DRC只能處理transition freq.以下,不可能什麼喇叭 11/17 11:44

CrosstakerYu: 處理過都差不多,原po也沒有這樣陳述 11/17 11:44

CrosstakerYu: 話說原po有修文嗎?看到蠻多板友推文說原po認為林 11/17 11:49

CrosstakerYu: 豆腐是中國廠,目前的文我看不出這樣的論述 11/17 11:49

icekiba: 喔,是喔。 11/17 12:16

icekiba: 修文過而已吧。 11/17 12:17

justagame: 我以為是不買topping 所以先講一些理由? 11/17 12:18

justagame: 就像前一篇說要全頻段喇叭不買lyngdorf一樣 哈哈 11/17 12:19

Obama5566: 這台好機子 完全不覺得BYPASS有那麼慘阿 11/17 12:29

Roa: 身為1120用家,RP可以讓音場、結像和低頻控制力變好一些沒錯 11/17 12:48

Roa: ,但本質上還是一樣的素質和聲底,絕不是啥可以直接飛天的魔 11/17 12:48

Roa: 法功能。特別是這台用RM綁DAC,使用有很大的限制 11/17 12:48

yys310: 原來是要講不買跑分機的原因 突然跳那敘述出來有夠跳痛的 11/17 12:55

yys310: 至於校不校正下能不能聽 每個人空間不一樣完全沒辦法對比 11/17 12:56

odanaga: 空間差異還是挺大的 11/17 16:22

icekiba: 空間差異不會大到去吞沒喇叭自體的特色 11/17 16:27

odanaga: 看情況吧 比方說音響展 11/17 16:58

odanaga: 有幾次小房間聽到magico聽到滿臉問號 有一次大房間就不錯 11/17 16:59

bt092001: 其實真的會,低頻駐波真的嚴重到多處十幾個分貝那是真 11/17 17:13

bt092001: 的不能聽,整團糊的,就算中頻很美都被蓋過去了。 11/17 17:13

bkzell: 原PO修文過後容易理解多了。 11/17 19:08

rejecth0: 低頻質感好不好,提升擴大機能力後改變應該會更明顯 11/17 21:50

lll156k1529: 酷酷的心得文 11/17 22:32

lll156k1529: 人家聽802+重低音都沒低頻了 你說低頻氾濫是騙人的吧 11/17 22:33

kimwang: 搞不好就是喜歡重口味滿滿低頻的 不過這樣怎麼不乾脆接 11/17 22:37

kimwang: 重低音然後去調重低音的輸出音量 11/17 22:37

helosie: Room perfect 的心得很看使用的人~很難類比(詞有雙關 11/17 22:44

ntuee1803: 低頻如果用「量」在堆積的,或逼出來的,我聽了會反感 11/18 08:26

ntuee1803: ,門窗震動那種,就更俗氣了。 11/18 08:26

ntuee1803: 我是重「質」派的,首先下潛深度要夠,要寬鬆自然,速 11/18 08:26

ntuee1803: 度感要有,音量小就能出來。 11/18 08:26

bt092001: 如果是這樣我推nt 大買密閉式主動式超低音,那個質感跟 11/18 08:39

bt092001: 量感,不是純兩聲道能比。 11/18 08:39

shaylin3: BMR Tower毫無低頻可言,用DRC逼出來了? 11/18 10:36

steffenlee: 其實很多人把低頻駐波當成滿滿低頻量感還聽得很高興 11/18 11:13

steffenlee: 建議還是有套耳機系統(不用太貴也不要挑低頻超多那種) 11/18 11:14

steffenlee: 聽聽看某些低頻段耳機會不會有(以前駐波困擾就用這招 11/18 11:15

luwatercolor: 不是啊,你如果要這個走向,就不應該選BMR吧?應該 11/18 11:16

luwatercolor: 往Tidal喇叭這方向選吧?BMR低頻是偏向大面積鋪底 11/18 11:16

luwatercolor: 的類型,除非你用到超高階A類後級,才會收的精確精 11/18 11:16

luwatercolor: 準結實,雖說DRC的確就是可以讓系統強制相位對齊、 11/18 11:16

luwatercolor: 聲音凝聚精準穿透,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是,當初BMR組 11/18 11:16

luwatercolor: 裝時,相位就是反相了,你可以試著把喇叭這端的紅 11/18 11:16

luwatercolor: 黑端子對調,再來做RP才會比較正確 11/18 11:16

steffenlee: 以前蔡琴老歌專輯第一首BASS一出來 整間轟轟轟 11/18 11:17

martinlin77: Steffen 大請問哪首? 11/18 11:26

icekiba: 耳機怎麼撥都不會有駐波,相反的耳機放管風琴沒辦法達到 11/18 12:07

icekiba: 喇叭的程度。 11/18 12:07

icekiba: 現場的管風琴體感就是那樣,沒有一點駐波還真的放不出來 11/18 12:07

icekiba: 。 11/18 12:07

steffenlee: 極低頻跟很低的低頻頻段確實是靠身體感受 這也是耳機 11/18 12:31

steffenlee: 的天限之一 但小房間駐波不會有這麼低的頻段 都在 11/18 12:32

steffenlee: 80-100HZ以上 我自己空間是120HZ左右 11/18 12:33

steffenlee: 痴痴的等 1分06秒BASS出來的時候 11/18 12:36

steffenlee: https://reurl.cc/x6M9Nz 11/18 12:37

revolc01: 組裝反向的目的是什麼? 11/18 12:37

luwatercolor: 組錯啊,不然勒 11/18 12:40

luwatercolor: 或是組的人紅黑色盲 11/18 12:41

icekiba: 誰組的阿? 11/18 12:42

luwatercolor: 誰賣的就誰組啊 11/18 12:43

yys310: 相位反的是DRC時看到的嗎? 確定自己擴不是inverting amp 11/18 13:02

yys310: 吧? 11/18 13:02

luwatercolor: 是玩DRC時發現的,而且我問其他BMR的用戶時,喇叭 11/18 13:23

luwatercolor: 端對調就是正確的,3台後級的同時出錯的機率很低吧 11/18 13:23

revolc01: 靠杯 我以為是什麼科學新方法 這組裝流程一定不科學 11/18 13:24

icekiba: 以前有聽過土師傅說反向組裝比較好聽這種作法XD 11/18 13:26

yys310: 你DRC的判定方法是開impulse peak正或反嗎? 11/18 13:26

callTM: 大概懂你的比喻, 不過還是要說Overfitting 在predictive 11/19 02:38

callTM: analysis 來說是在預測結果才會出現的。 也是就是說太依賴 11/19 02:38

callTM: 過去的結果來預測未來。 喇叭本身要的就是flat response 11/19 02:38

callTM: 沒有任何預測可言就是努力做到flat 這樣而已。 11/19 02:38

lacer: SOTA DRC又是基於什麼標準?講中文應該不難吧 用了很多英文 11/19 15:49

lacer: 單字反而更不知道要說什麼 11/19 15:49

yys310: 我看了一下BMR的分音設計,說他接錯極性可能是搞錯啥了 11/19 18:56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