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串流轉盤(數位轉盤) VS CD轉盤 AB_TEST

看板 Audiophile
作者 ms0344303 (我不玩了)
時間 2023-11-12 17:54:12
留言 76則留言 (18推 0噓 58→)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698772488.A.482.html 承開箱文 買了Metronome的LE3後就想著跟串流PK一下 還沒來的及規劃 AriesG2.1就被買走ㄌ  同價位的PK泡湯 先依照原定計畫購入了比較便宜的代用品 水貨DELA N100 N100即使算上線電 跟Metronome LE3也不是同價位的東西,只有產品年代相近 (2019~2022) 原價來看 N100(150000 Yen)+線電(25000) ~= 53000 NTD Metronome LE3 ~= 150000 NTD PK環境:2.7坪書房 牆壁充滿書櫃、衣櫃、吊櫃與窗簾 https://i.imgur.com/8KXCnm8.jpg
AB TEST系統差異: https://i.imgur.com/UtdbAQM.png
https://i.imgur.com/83elvbB.jpg
喇叭部分用 iso puck mini + wellfloat A4 + Tiglon D-REN Pro 稍微偏袒CD一點 用上了比串流還要多的墊材、更貴的數位線 串流部分都會使用Roon進行本地內網串流CD轉好的AIFF檔案進行撥放 網路直接連線到HDCP主路由,沒有裝三小音響級交換器 測試CD: https://i.imgur.com/FRcyzBF.jpg
1. 星のカービィ25周年記念オーケストラコンサート 竹本泰藏 東京愛樂交響樂團 2. The Hobbit: 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s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Special Edition] Howard Shore 3. 時の扉 WANDS ===============心得================== CD1 有非常多的連續的定音鼓,這片我看中的是低頻顆粒度跟極低頻下潛 現場錄音部分天生就沒有把快速的鼓聲錄的很分離 兩者對比下 極低頻動態: LE3>N100 CD下潛多那麼一咪咪 連續鼓聲顆粒: N100>LE3 等於說極低頻解析顆粒度 串流更好一點 高頻管樂器遠離程度: N100>LE3 串流音場拉更開一些 管樂會變薄一點點 高頻管樂厚度: LE3>N100 同上 CD整體樂團感覺比較近 所以管樂也會更靠前一點 CD2 有非常多複雜、規模龐大的演奏場面,以及最後一首Billy Boyd唱的人聲 這片的樂器分離度會比上一片要求更高 樂器分離度: N100>LE3 CD比較擁擠 背景黑度: N100>LE3 最小聲處比較吵,或許你也能理解為可能是串流細節少了一點 人聲的近度: N100>LE3 人聲的厚度(情感): LE3>N100 人的口水聲細節: LE3>N100 CD的上下唇+口水交互產生的聲音殘響比較多,串流同樣也 有每一次的口水聲,但切得比較乾淨 CD3 30年前的東洋錄音,聽的不是音色多好,是電子樂器的技巧、撥弦力道、主唱的拼命感 我比較傾向要盡可能聽到類似那個年代的味道 電吉他力道(帥氣度): LE3>N100 人聲近度&結像: N100>LE3 串流就真的不太像那個年代的聲音,結像定位太清晰了 主唱感情(拼命的程度): LE3>N100 ==================================== 其實差異真的不大 網路上大部分 CD Player + Streaming Player我相信更多是因為內建Dac的差異 不能武斷的判斷CD跟串流轉盤本身的問題 我一首大概要聽個3~4次+閉著眼睛才能找到差異 CD投入了更多的購入成本與周邊花費 這樣的差異對我來說小到不行額ㄏ 如果不是真的真的很想滿足自己撥放實體CD的慾望 我認為買這樣等級的串流在五十萬內系統應該差不多了 不然就是窩喇叭太爛ㄌQ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35.169.1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699782854.A.833.html

fxck20202021: 有卡比就推!11/12 17:59

shaylin3: 推 辛苦了11/12 18:24

steffenlee: 我第一次用串流是1萬出頭SQUEEZEBOX的TOUCH聽無損11/12 18:34

steffenlee: 聽了後聽停止買CD了 那時覺得不輸中價位CD轉盤多少11/12 18:36

steffenlee: 我也不懂現在為甚麼年輕人又覺得CD好(沒接觸過實體CD?11/12 18:37

ms0344303: 其實我覺得應該是懷念老Dac聲音更合理11/12 18:39

icekiba: 事實11/12 18:40

Roa: 串流派++11/12 18:42

steffenlee: 要體驗另一種訊源風格還是玩純類比黑膠(唱片類比錄音)11/12 18:50

steffenlee: 前提是你要喜歡聽老音樂 新發行黑膠雷片很多11/12 18:51

xoy: 要比較這個差異是建議接DAC的介面先統一,DAC要同步的S/PDIF11/12 18:54

xoy: 跟非同步的USB聽起來一模一樣就不容易了11/12 18:54

steffenlee: 初哥時看雜誌推薦買了不少80年代CONCORD美國爵士CD11/12 18:54

steffenlee: 當時覺得錄音很好 近期收了不少該唱片公司的二手黑膠11/12 18:55

steffenlee: 才知道當時的CD及無損檔真的被屌打11/12 18:57

steffenlee: 其實該唱片公司轉發行的CD很用心數碼味已經很低了11/12 18:59

steffenlee: 80年代很多流行CD數碼電子味重的嚇人(聽了黑膠才知道11/12 19:00

Sojourn: 推 11/12 21:30

Tosca: 你用專門的串流播放機加上電池供電本來就不輸CDP啊 11/12 21:35

Tosca: 以前CDP在比都是自組電腦在那邊搞優化然後去跟CDP pk 11/12 21:35

Tosca: 自組電腦要贏很辛苦啦 電源很難優化是最大檻 11/12 21:36

icekiba: 自組電腦最難的就調音而已,電源就算調音的一部分。 11/12 21:43

icekiba: 至於那些成天說電腦髒的,換一條電源線就聽起來變乾淨了 11/12 21:44

icekiba: ,真香XD 11/12 21:44

yamatai: 沒那麼簡單吧...... 電腦跟串流機很難跟CDP CDT 比寧靜 11/12 21:46

yamatai: 你再怎麼搞都一樣啦 覺得一樣的 是你沒那麼重視寧靜度 11/12 21:46

yamatai: 或者純粹是環境不夠寧靜 11/12 21:46

icekiba: 沒錯啊,CD轉盤的贏面還是很大 11/12 21:47

ronbaker: 串流CDP一體機的串流不是都被CD虐慘嗎XD 11/12 21:47

icekiba: 本來就屌虐XD 11/12 21:49

Tosca: 寧靜度CDP不會贏啊 CD要轉耶 播放機是完全無震動的 11/12 21:50

Tosca: 我也在店家聽過T+A最頂級那台快百萬的CDP 11/12 21:51

Tosca: 跟旁邊的aurender比起來 我跟你講 CDP沒贏啦 11/12 21:51

Tosca: 很簡單 頂級串流轉盤說穿了就只是不會轉的CDP 11/12 21:51

Tosca: 你CDP所有做得到的優化 串流機都做得到啊 不然呢? 11/12 21:52

Tosca: 以前是因為市場小所以願意做頂級串流機的廠商少 也不成熟 11/12 21:52

Tosca: 所以數位系統 頂級的 CDP和串流機 根本打平 不可能有屌虐 11/12 21:53

icekiba: 可以跟頂級的CD轉盤比看看~der 11/12 21:53

Tosca: 拜託一下數位母帶在錄音室難道是用CDP播放嗎? 11/12 21:54

Tosca: 有什麼好比的 數位流系統能直接撥母帶的耶 11/12 21:54

Tosca: CDP說穿了就只剩浪漫跟方便我們這種幾萬片收藏的在聽 11/12 21:55

Tosca: 你要比音質怎麼可能贏高階數位流 因為高階比照錄音室耶 11/12 21:55

Tosca: 錄音室能播的我們數位流都能播啊 CDP了不起給你播SACD 11/12 21:55

Tosca: 但不好意思SACD才DSD64 很多錄音母帶可以到DSD256 11/12 21:56

Tosca: 結果數位流可以播啊 CDP又不能播是要比什麼 11/12 21:56

ronbaker: 結論是都買 11/12 21:57

icekiba: 都買阿 11/12 21:58

yamatai: 那你可以買Playback 8 系列阿 都可以撥還可以比CDPvs 11/12 22:09

yamatai: 串流 我就當場再朋友那邊看他比完阿 繼續買 SACD 11/12 22:09

yamatai: SACD 硬是比高解析好 11/12 22:10

Tosca: 沒有這種事情啦 你我都聽這麼久了 都是看片子看軟體 11/12 22:10

Tosca: 有些SACD做得很好 有些很爛甚至被懷疑是CD升頻的假的 11/12 22:11

Tosca: 高解析檔案也是 有些真的轉錄得很好 有些就普普 11/12 22:11

yamatai: 當然比的就是確定是好的 SACD 跟好的高解析阿 11/12 22:11

Tosca: 你硬是要地圖炮說SACD一定比較好 這說出來老燒聽不下去的啦 11/12 22:12

Tosca: 好的高解析 HDTT上面賣得有些真的很好 DSD128那些 11/12 22:12

Tosca: 那些SACD要贏很拼啦 因為人家是從盤帶轉錄的 11/12 22:13

Tosca: 在我的系統播放讓我有種回去聽黑膠的錯覺 真的沒得比 11/12 22:13

yamatai: 這本來就是開心就好啊 我才懶得比數位咧 我聽黑膠就好 11/12 22:13

ronbaker: 照錄音格式買就好啦 11/12 22:27

ronbaker: 錄24-96 出cd跟高解析檔檔案就買檔案 11/12 22:27

ronbaker: 錄DSD就買SACD或nativeDSD 11/12 22:27

ronbaker: 其他就買CD 11/12 22:27

ronbaker: 這樣就不用想東想西了 11/12 22:27

ronbaker: 類比錄音有黑膠就買黑膠 11/12 22:27

ms0344303: 1980中期後類比錄音應該就滅絕了… 11/12 22:32

steffenlee: 類比母帶錄音應該到1990都還有 MADONNA 迪克崔西原聲 11/12 22:59

steffenlee: 帶CD還是AAD 這張我黑膠CD都有CD錄音不錯但黑膠更自然 11/12 23:00

steffenlee: 名曲VOGUE就收錄在這張專輯裡 11/12 23:01

Tosca: 其實連nirvana那張nevermind都是AAD 11/12 23:02

yamatai: The Cranberries 第一張專輯也是類比錄音 (1993) 11/13 00:15

yamatai: U2 Achtung Baby (1991)也是類比錄音 11/13 00:20

chiwchu: 推三小音響級交換器 11/13 08:09

odanaga: 便利性就贏了 11/13 12:16

herbertsurve: 感覺聽Cd就是一種懷舊,但沒效率目前我也都是串流 11/14 12:00

herbertsurve: 爲主.至於2者聲音優劣。差異真的幾乎感覺不出來 11/14 12:00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