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只要給私立大學機會 極有可能超越臺大

看板 AfterPhD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時間 2022-10-27 16:31:11
留言 0則留言

2023世界大學排名的啟示:只要給私立大學機會 極有可能超越臺大 2022-10-27 08:32 聯合新聞網/北美智權報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轉瞬間一年又過去,猶記一年前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發表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時,筆者曾為文批評過教育部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浪 費納稅人金錢,因為占頂大計劃預算最多的臺大不僅沒有擠上更前的排名,反而是跌出百 大;想不到一年後的今天臺大更退一步,於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中跌至187位,與2022年 的113位相比,整整後退了74位。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灣43家入榜的大學中,私立 大學占了18家,其中有3家私立大學緊隨臺大之後,排名超越包括清、交、成、政等一眾 台灣國立大學,這似乎與教育部「國留民退」的大學整頓計劃有點矛盾,值得玩味。 2023年THE世界大學排名包括來自104個國家及地區的1799所大學,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 種類最多的大學排名。THE的排名是基於13項經過仔細校準的績效指標,來衡量一所大學 在教學、研究、論文被引證數及國際視野等4個領域之整體績效。 美國是整體1799所大學中排名占最多的國家,共有 177所大學名列榜上;同時也是排名前 200的大學中占最多的國家(共58所)。但有趣的是,排名第一的卻不是美國的大學,而 是連續第七年位居榜首的英國牛津大學,哈佛大學仍位居第二,而同樣來自英國的劍橋大 學則比去年躍升2名,與美國史丹佛大學並列第三。包括排名第10的倫敦帝國學院在內, 英國在前10大排名中共占3所,其餘7所為美國的大學。 私立大學表現不俗 「國留民退」公平嗎? 表1是台灣43家上榜的大學在THE 2023的排名表現,台灣頂大之首臺灣大學排名187,緊隨 其後的是3所私立大學,分別為中國醫藥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及亞洲大學,排名遠高於清 大、陽明交大、成大、政大這些頂大。 近年受少子化影響,大學普遍出現招生不足的情況,而且每況愈下,因此不少大學因招生 不足而導致經營困難,有些甚至連老師薪水都發不出來。雖然,大學招生不足的情況同樣 出現在國立及私立大學,無一幸免;然而,為了整頓大學過盛,供過於求的亂象,政府把 矛頭對準私立大學,從《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三讀通過即可見一斑。 然而,這種預設立場的「國留民退」的退場機制對私立大學公平嗎?事實上,國立大學一 樣面臨招生困難,同樣有招生不足及經營困難的窘境,為什麼國立大學不用退場?舉例說 ,中南部或是東部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人口本來就不多,在少子化的影響下,招生更是 倍感困難,如果在同一區域有超過一所大學,最後要退場的一定是私立大學,非關學校品 質,只因為國立大學沒有退場機制,充其量是合併而已。 國立大學為什麼沒有退場機制?理由很簡單,因為國立大學就像公家單位一樣,裡面的教 職員就像公務員一樣,有鐵飯碗的保證,如果一所國立大學退場了,政府如何安排裡面的 「公務員」?所有公營機構一談到民營化、法人化,碰到最大的障礙就是公營機構的員工 ,要國立大學退場談何容易。 辦學品質好壞基本上沒什麼標準,但許多大學排名都有一系列統一的客觀指標,應可供參 考。以THE 2023的排名結果來看,私立大學的整體表現並不亞於國立大學,但只要不符合 政府開出的條件便要退場,是否有失公允?這種不談品質,只求國留民退的策略公平嗎? 當然,一些私立大學的經營情況相當嚴峻且績效不佳,退場是明智的決定,但出現同樣情 況的國立大學為什麼不用退? 表1. 台灣各大學在THE 2023世界大學排名中的表現 (資料來源: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3,2022年10月5日;整理製表:李淑蓮) 如果獲得政府補助 私立大學排名極有可能超越臺大 表2整理了2023世界大學排名前7大之台灣大學,總分數顯示中國醫藥大學和臺北醫學大學 大概輸了臺大5-7分左右,在分項的部分,教學及研究2項臺大勝出,但在被引證數 、業 界收入及國際視野部分,中醫大及北醫大都比臺大優秀,特別是中醫大,在被引證數及業 界收入2項均獲得超過90分的高分。 至於臺大勝出的2項教學、研究指的是什麼呢?據THE的定義,「教學」評分占30%,指的 是學習環境,而「研究」也是占30%,評分包括研究數量、收入及聲譽。很明顯的,如果 學校經費充裕,這2項評分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像是學習環境中的師生比、研究的量等, 當然是經費越高質量越好。 猶記當年教育部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臺大於2期計劃中共獲得新台幣151億補助、成功大 學81億、清華58.6億、陽明及交通2所大學合共72.6億;反觀表2中的3所私立大學,中醫 大及北醫大以頂尖研究中心項目僅分別取得1億及2億補助金,而亞洲大學則是未獲得任何 補助。 其實中醫大及北醫大已是第2年在排名上超越清、交、成,只是想不到今年連亞洲大學也 能奮力超前。私立大學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仍如此努力,試想如果能獲得像公立大學般相 若的補助金額來改善教學環境及提升研究質量,是不是很有機會超越臺大,甚至晉身百大 ?中醫大是相當有特色的醫藥大學,如果能助其在國際名校上占有一席之地,對國家、對 學校及學生來說都是一樁美事,可謂是三贏。 盡速教育產業化 開放公私立大學公平競爭 不要說是世界排名,現在台灣的大學連亞洲地區大學排名都完全沾不上邊,難道以後我們 小孩都要出國留學才能唸到好的大學?看到台灣的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已幾乎出局,不 禁悲從中來。雖然筆者也曾提過這些世界大學排名的偏頗之處,但如果台灣要站上國際舞 台,就必須要正視這些國際標準,畢竟很多國外學生及國際企業也會參考這些標準來選擇 學校及人才,台灣在這方面表現不好,又如何能留住本土人才?更遑論吸引國際人才及企 業。 以上數據及事實都表明了獨厚國立大學的時代應該告終,是時候將資源開放給私立大學了 ,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教育產業化,用教育券方式補充學生而非補助學校 (詳見《《退場 條例》加速私立大學消亡? 教育券為改善教育品質最終良方!》一文)。如果國立大學都 轉成法人化,教職人員不再擁有鐵飯碗保障,而私立大學又獲得到更多財政資源的話,定 能吸引更多優秀師資,產生良性競爭效應。另一方面,如果學生手握教育券,便不會因為 國立大學學費較為低廉、資源比較充沛而湧向國立大學,反而會從更多方面考量,這時候 私立大學的優點才有機會被看見,並將學生吸引過去。至於退場機制的部分,交由市場決 定即可,在教育產業化之後,經營不善的學校已沒有國立私立之分,一律會自然淘汰。 https://udn.com/news/story/6871/6716528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1.8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666859474.A.4C1.html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