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愛滋電影專題:原來,汙名一直都在~

看板 gay
作者 bradcool (布萊酷)
時間 2015-02-13 01:07:14
留言 7則留言 (7推 0噓 0→)

------------------------------------ 即便如今已能藥物控制, 但,愛滋的汙名,依然存在社會之中 -------------------------------------------------- 有上色標題很多圖的好讀網誌版: http://ppt.cc/MN2i -------------------------------------------------- 2015年1月20日,立院三讀通過「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 例」,外籍感染者終於能夠留在台灣,不用再被驅離。但是,台灣國內對於愛滋的汙名、 恐懼依舊存在著。許多恐同團體,仍然將同志與散播愛滋病劃上等號。 所以,今天特別撰寫愛滋專題,簡單挑選幾部較為人知的電影,就是企圖打破錯誤的恐懼 ,讓更多人,看見「正確的事實」。 在這邊,由於類似電影眾多,鄙人僅以《整人專家》與《赤裸羔羊2性追緝令》(原名為 香港奇案之強姦)來舉例。在過去的年代,愛滋病被塑造成世紀黑死病,所以,許許多多 的電影引用並且剝削。雖然在娛樂效果上,十分警世、逗趣、真實,卻也使得錯誤的污名 歧視烙印在觀眾心中。 《整人專家》,周星馳在劇中餐廳吃飯一幕,假裝掉出「愛滋病」一書,令邱淑貞以為其 是「大陸1001個愛滋病患者」,並說自己得了愛滋病才同性戀,還嚇唬邱說口水飛沫、空 氣、同張椅子會傳染,最後還親臉頰一吻,搞得邱崩潰大叫跑開開。 《赤裸羔羊2性追緝令》,則是在故事開始姊妹淘聊天部分就說有一女子感染愛滋。而最 後邱若男對決魔王鄭浩南,女不敵男,慘遭無套強姦。結果燈一亮,被插的竟是感染者女 子而非邱若男,牆壁上更寫的「歡迎加入愛滋會」,令人覺得其惡有惡報。 雖然電影本身創作言論自由不該干涉,但在多數人不了解愛滋病傳染途徑的現代(更別說 當時了),懵懂無知的觀眾就會這麼天真地相信電影中的傳染途徑,或是覺得跟感染者無 套打一炮就必會感染。這反而使原本不是很清楚的觀眾,相信了錯誤資訊。(就好像台灣 連續劇懶得考究) 《夜訪吸血鬼》為1994年上映電影,講述19世紀生活在新奧爾良的頹廢吸血鬼故事 。由於集結了好萊塢三代帥哥湯姆‧克魯斯、布萊德‧彼特、安東尼奧‧班德拉斯,本片 話題十足。 吸血鬼向來與同志隱喻存在一個沒明說但大家都知道得關係,像是:見不得光黑暗行動, 彷彿同志卸下異性戀外裝的生活。這樣的形象表達了美國文化對於男同志的隱密慾望與恐 懼;而吸血鬼的血液詛咒,則象徵HIV病毒的血液傳染(然後感染後外表沒有改變); 詛咒的身分則是同志與感染者的污名。 另外,2014年金馬影展放映的《吸血鬼家庭屍篇》,有出現吸血鬼向摯友坦承,彷彿暗喻 著感染者出櫃。 而由於《夜訪吸血鬼》相關的文本討論,十分繁多,在此僅先點出其與AIDS的隱喻,不贅 述。 《費城》為1994年電影,講述一名律師安迪原本工作出色受到提拔,但因為其感染者、同 志身分被發現而遭到解職。為了其尊嚴、權力,在無人幫忙狀況下,安迪仍然打算獨自對 抗官司訴訟。而一名律師喬,看見安迪的努力,決定出手相助。值得一提是,湯姆漢克憑 藉此片獲得奧斯卡獎影帝。 《費城》並非第一部正面描寫愛滋病的電影,早在1990年的《長期伴侶》(NLongtime Companion)就描述了80年代感染者相異伴侶的故事。但《費城》中感染者運用法律維護 自己權益,同志不再逃避社會現實的態度,被視為向感染者汙名宣戰。 《費城》透過影像,讓觀眾了解, 愛滋感染者必須等同一般病人對待,不該歧視! 《告白》為2010年電影,由湊佳苗作品改編,雖然而後《贖罪》、《為了N》、《往往復 書簡》、《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等,都陸續被搬上電視劇、電影銀幕,但由於中島哲也 魅力地場面調度、冷調影像風格配合湊佳苗式殘酷劇情,《告白》仍然是其最著名的改編 作品。《告白》最初的故事劇情在講述,一名女老師為了報復班上兩位國中男同學,而在 其飲用牛奶中,參雜愛滋血液。 湊佳苗刻意利用目前無治癒方法的愛滋病,製造驚悚敘事。而後劇情進行中,雖然角色隨 口台詞有說到,這樣的途徑根本不會造成感染。但角色崩潰抓狂的畫面,依舊讓看過的閱 聽眾難以忘懷。 你可能根本覺得這部電影跟愛滋沒啥關聯,但根據鄙人的演講經驗,在學校宣講問這樣途 徑會不會感染,還滿多學生舉手的,證明了,電影的影響無遠弗屆呀...。 《血熱之心》為改編舞台劇的HBO電視電影。這部歷史悠久劇本,為拉里‧克萊默1985年 根據真實經歷創造的傳記作品,曾獲東尼獎。本片記述著1981年至1984年愛滋病於紐約初 期爆發情況,當時同志戀人、同志團體們為己身權益對抗社會、政府。 本片極度虐心、真實、煽情,完美地捕捉觀眾情感。那個年代,是石牆事件、性革命剛結 束,同志終於浮上檯面的時期。然而,愛滋病席捲狂襲,破壞了這好不容易建立的小小人 權。在片中,你將會看到HIV患者如何被殘忍對待,門診不收、修理工拒絕進入病房、不 准家屬碰觸遺體直接當作丟入黑色塑膠袋視為垃圾、群眾到機構抗議。 透過演員精湛演技、刻意減重詮釋,這些歧視大辣辣地衝擊閱聽眾感官視覺。 諷刺的是,在醫療發達的台灣現今社會中,因為反同團體、媒體錯誤渲染之下,這樣歧視 即便過了三十年,依舊可見。連這點人權都無法尊重,台灣的教育究竟怎麼了呢?透過本 片你將會徹底省思。 另外,《血熱之心》也非全然同志角色的歷史傳記片,編劇刻意安排一名患有小兒麻痺的 醫療研究者、主角的異性戀律師哥哥作為旁觀對比,凸顯出對於疾病、性傾向的不同視角 。 除了社會歧視議題主軸,《血熱之心》更夾雜了社運團體的意見分歧衝突、當代性別文化 、政府漠視、生離死別愛戀,使得這部改編戲劇的電影面相豐富。在渲染力極強的劇情編 寫、人物情感交織、激烈的抗爭場面揉雜之下,本片極度精彩,堪稱史詩鉅作。 《藥命俱樂部》講述一名愛滋感染者伍羅夫被檢測出來,其免疫系統已遭受破壞,壽命只 剩下30天。在那沒有雞尾酒療法的年代,這毫無疑問地,是在宣判死亡倒數。之後,為了 活命其拼命尋找解藥,並打聽到藥廠正在實驗新藥AZT,它能夠抑制病毒。他調到了藥, 服用後卻發現了,AZT不如想像中地神奇。而後他開始從墨西哥調藥,用其覺得「對」的 方式,幫助感染者,並且對抗藥廠與政府。 本片在第86屆奧斯卡風光入圍六大獎項,除了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外,主角馬修‧麥康納 得到影帝,扮演跨性別的加爾德‧勒托得到最佳男配角。 最與眾不同的是,本片利用異性戀視角講述感染者心境,不像多數涉及愛滋的電影皆是同 志(而且都是男同志)。 加爾德‧勒托更在得獎時發感言:「...最後這個獎更是為了那3600萬名曾為了 AIDS 奮 戰的你們;為了那些『只因你是誰』或『你的所愛』而感受到絲毫一絲社會不公平對待的 你們,這個小金人獻給你們,你們是我今天站在這裡的原因,我與你們同在!」 而由本片之前已寫文詳述,在此不多談,有興趣請點: http://bernd97.pixnet.net/blog/post/174102285 《瘟疫求生指南》曾入圍第85屆奧斯卡獎最佳紀錄長片。本片曾於第一屆台灣國際酷兒影 展放映。其劇情可以說是延續《藥命俱樂部》,講述藥廠研發的AZT,當時美國過半的感 染者無法適用。但政府的漠視,使得愛滋藥物怠於研發。為了對抗這樣的不公,一群有志 青年成立了愛滋平權聯盟(ACT UP)與治療行動小組(TAG),走上街頭,抗爭求生存! 而由本片之前已寫文詳述,在此也不多談,有興趣請點: http://bernd97.pixnet.net/blog/post/186972162 《愛,不難》是一部愛滋公益短片,由香港紅絲帶中心主辦、香港同志影展協會協辦、香 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製作。雖號稱是部公益短片,但其實《愛,不難》講述許多議題 ,像是出櫃兒子與母親的相處、感染者相異伴侶、受篩者的慮病。難得是,將篩檢過程於 影片中呈現。 雖然個人認為,這部電影過於參雜某程度的公衛觀點,彷彿提醒世人篩檢棒篩檢好篩檢篩 檢呱呱叫有些白眼,更把某角色塑造地太過帥氣完美沒脾氣;但簡單的吉他和弦、切中命 要而非小情小愛的社群議題,依舊奪走目光,讓我乖乖地,看完整齣短片。 此外,別於上述電影的歧視、驚悚化或是講述愛滋爆發時期的艱難。《愛,不難》呈現出 一種感染者現在面對的議題,如何告知伴侶。這是讓鄙人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 《愛,不難》的官方,有將『完整影片」放上Youtube,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嘿: http://youtu.be/t7GVerR1rHk
第一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曾經將四則愛滋短片集結放映。這四個短片,最與其它愛滋電 影迥異的是,它處於現代,深鑿刻劃出目前感染者將會遭遇的議題,像是在生活中突現自 己感染、感染者能否繼續交友、知道自己是陽性的心情調適、如何告知伴侶…等等。 雖然它非常生活,不像《血熱之心》、《藥命俱樂部》那般有實力派演員、金獎團隊加持 ,但卻是最能呈現出感染者真實樣態的影片。這點令我非常讚賞~ 關於四部短片的介紹請連至酷兒影展官網觀賞:http://ppt.cc/yvUD *** 看完上述的愛滋電影介紹,接下來的文字,是我描寫一些愛滋歷史的性別觀點: 在石牆事件後,同志的抗爭運動就日益增加,伴隨當時的「性革命」相輔,各式各樣的男 女同志團體、組織、機構紛紛成立。美國精神病學會更在1974年將同性戀是一種精神疾病 ,正式剔除!同志們終於在歷史中得到空前的勝利! 而後男女同志的平權運動,開始展開分野,各自擁有專屬的次文化。原以為,同志平權就 此一帆風順,沒想到在80年代,一場相關連的事件,促使男女同志社群再度集結抗爭, 那正是「愛滋病」與「基督教思想」。 這兩件事是相互影響的,因為當時基本教義派的基督教思想將愛滋病視為對同性戀者的一 種天譴,(台灣的呂前副總統也說過類似的話呢~),他們在愛滋病爆發初期積極的阻止 相關政府部門採取任何有效手段與措施,所以呢美國總統就不聽不聞不見,導致愛滋病研 究資金缺乏補助,更無從推廣公衛教育。 在《瘟疫求生指南》就可以見到老布希、雷根總統的無作為,遭到民眾遊行抗議;《血熱 之心》中,也可看見紐約政府無視疾病發生,想當作沒事,不願補足研究經費,搞得茱莉 亞蘿勃茲飾演的博士當場暴怒,覺得政府草菅人命!你更可以在《那些年,我們在這裡》 這部紀錄片中,看見舊金山報紙中滿滿訃聞。假如愛滋藥物投入大量資金研究,不像《藥 命俱樂部》中,FDA(聯邦藥物管理局)怠於推廣新藥,那,雞尾酒療法(現今全球使用 的愛滋藥物治療方式)絕對會早出現,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感染者,成為黑白報紙中的死亡 名單,供人憑弔。 金獎演員洛克‧哈德森(Rock Hudson)的死亡,造成全民對於愛滋的恐懼,1985的 那一年,單在美國,就有11000名感染者死亡。 我們這世代的同志,常會有人說著愛滋感染不分性傾向,所以同志不用理愛滋,企圖在同 志運動、性別運動中與之切割。這絕對是個天大的笑話,我要對你說,小朋友,你實在太 天真惹~ 早在1981年,由於恰巧發現的感染者多數是同性戀,就有人將愛滋稱作「同性戀瘟疫 (gay plague)」。而由於當時不了解傳染途徑,同志族群內部極度恐慌。像是《血熱之 心》就有角色甚至一度懷疑愛滋病是保守組織研發的生化病毒,發明來殲滅同志用的。甚 至呢,第一批檢撤出愛滋病毒的科學家,甚至將愛滋稱作與同志有關的免疫力缺乏症候群 (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GRID)。直到後來發現更進一步研究,才改為現今 熟知的AIDS。 所以呢,打從一開始,這疾病就和同志扯上邊了。 而後疫情爆發,右派基督教就一直囔囔:「矮噁,愛滋病是性濫交造成的,愛滋病是上帝 的懲罰呀!阿棉!」逐漸地,在民眾大量死亡、媒體錯誤偏頗渲染下,人們開始仇視被機 構、媒體認定的高危險族群:血友病患者、男同性戀、海洛英使用者、海地人、非裔青年 、非裔婦女...等等。 (後二者你可能會疑惑,我在此解釋一下:因為當時新聞覺得黑人很窮就會去吸毒,很壞 壞,就一定會感染愛滋。至於非裔婦女則是會跟非裔男人生小孩、或是總被認為她們很窮 會去賣淫,生下小孩一定會有愛滋。 現在聽起來是不是超蠢der) 這時候的一堆好萊塢電影當然不放過這種風氣,大肆剝削非裔族群、藥癮者、同志,拍出 許多現今看起來歧視滿滿的噁心電影。主要都是將同志塑造成精神變態的殺手、惡棍、壞 蛋。 在愛滋爆發期間,由於明白主流異性戀文化厭惡同志,對其產生戒備心,怕維護男女同志 權益失去領導地位卻造成己身損失,所以呢,當時好萊塢幾乎完全地忽略愛滋病危機,頂 多在恐怖砍殺片,保留些微的「酷兒元素」。 反而這時美國獨立制度崛起,開始大量投入對同志領域的關注,無論劇情片或是紀錄片都 是,198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哈維‧米爾克的時代》(就是《自由大道》的 紀錄片版),正是此時期作品的代表。 由於上述這種仇同風氣,使得70年代末期興盛的同志運動,好不容易激起的同志權益, 瞬間瓦解。當時法國有個IFOP機構做資料,原本1986年有54%人支持男同志,結果過 一年明顯下降,甚至有38%的人認為男同志在散播愛滋,愛滋病是一種對於危險生活方式 的懲罰。 所以呢,我要講的是,愛滋病雖然人人都可能會感染,但愛滋汙名卻是綁死死伴隨同志的 ,你根本無法切割;就算你切啦切啦袂擱心痛,別人也依然會這樣想,啊,你就是切爽而 已。 早在1994年第十期的《島嶼邊緣》,紅水鮮、紀小尾、蛋糖饃所撰寫的「小小酷兒百科」 (明眼人應該都看得出這三個人是誰吧,菸~)就說了: 「AIDS不一定和同性戀有關,但卻是同性戀關切的焦點。同性戀次文化的性交活動生機因 而慚薄,性行為傾向單純化。真正為此病本身虐待者固然不少,但病帶來的最大衝擊不在 於人的肉體而在人的「思考」:離視同性戀的人和自憐者以為愛滋病是對同性戀的天譴( 這種有趣而不動大腦的說法在基督教社群尤其常見),有些人終於因此撿到攻擊同性戀的 正當理由、開始視同性戀為弱者並加以人道式地悲憐、或激起同性戀者間的正義之聲、或 促使同性戀者對己身肉體/心靈之辨證式省思、性別研究學者又有了好課題、藥廠又有掙 錢的新方向。 台灣官方與民間對於愛滋病的態度十分可議:在談病時,不時猥瑣暗指病與同性戀的關係 ,輔以一大堆看了令人搖頭的政宣、俗氣偽善的慈善晚會;談同性戀時又畏頭畏尾、不誠 實也不誠懇…。」 過了20年再回首細讀這篇文章,是否依然犀利到位? 可恥的恐同組織依然拿著同志散播愛滋病為理由,阻止著性別教育廣泛施行。同志社群中 也依然不乏有人與愛滋切割,企圖表現出自己純淨無病好乾淨,絕對可以和「你們異性戀 」一樣進入忠貞純愛的婚姻關係中,能夠養兒育子有個美滿幸福的快樂家庭。 哀呀呀,異性戀切割同志,然後同志再切除有病的同志。你們真認為自己好棒棒?這種人 自己才最髒惹呢~請不要跟我做朋友,謝謝。 大概到了1990年,許多愛滋感染者名人開始紛紛站到銀光幕前高聲疾呼,像是: Rudolf Nureyev、Brad Davis、Miles Davis。這使得之後更許多異性戀者、非感染者也 公開支持,加入關懷愛滋的行列。1993年的電影《費城》,就被視為異性戀文化對同 性戀展開懷抱的指標。 愛滋病的出現,促使了同志、公衛、性別團體共同抗爭,使得運動推到更遠的位置。像是 間接促使法國同志戀合法化;或是有人利用感染者的是受害者的身分打壓,但美國英國運 動以愛滋感染者(person with AIDS)取代受害者(victim),破除罪惡感、性羞恥感, 逐漸拉抬自信心,進而幫助自我認同。 將運動從防疫提升到全面平權爭取,這是起初未所能預見的。 有人認為愛滋是性濫交導致,進而說出,假如同志進入婚姻中,一對一關係就可以好棒棒 ,不會到處傳染。 但這種想法下同志婚姻也是某程度的收編。有學者認為,同志婚姻企圖使同志進入一種法 律綑綁的忠貞關係,這樣他們就會乖乖待在家,無法性濫交傳染愛滋。雖然不是全部,這 種說法的確是存在。鄙人個人認為這種觀念非常不以為然,同志能夠結婚固然是種必然的 權力;但透夠忠貞抑制疾病蔓延的出發點來支持同婚,我非常不能接受,彷彿是種仇視性 濫交的假道學。 婚姻該是一種可選擇權,而非一種防疫手段。 在性安全、雙方合意下,人人都應當想要性愛之權,而非罩在乾淨純潔之下,存在一種單 一價值觀念,或是迎合一種普世價值關。 在經歷20世紀80年代的愛滋病危機之後,在1991年-1992年的加拿大多倫多 、荷蘭阿姆斯特丹、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不約而同地出現一批與社會風氣、運動理念相謀 和的同志電影。像是《毒藥》、《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愛德華二世》...等等。 這些電影都是經歷過愛滋病時期的苦難,以及人們在對抗世紀瘟疫的行動中找到對於蛇會 與現實的新看法,這些導演與創作者在自覺、不自覺的情狀下把這樣的動機與思維融入「 酷兒理論」概念。 簡單說,這些電影中的同志、酷兒,不再乞求異性戀霸權認同,或強調我們都是一樣的概 念,而是驕傲自己身分的存在、擁抱接受汙名,自己認同自己,不求他人想法。 這些電影,被稱作新同志電影(New Queer Cinema)。 這個詞彙由英國「視與聽」(Sight & Sound)雜誌中,一名學者所命名。台灣曾於《電 影欣賞》第63期中翻譯。而這些新同志電影也在1992年被金馬影展引進,造成轟動 ,進而促進、引發了台灣的同志運動。 逐漸地,同志電影能見度開提早,透過銀幕,台灣閱聽眾,開始看見同志存在。 今天,在此文介紹給大家認識,希望透過電影、文字介紹, 了解到愛滋的汙名;與同志運動、同志新電影的關聯性,進而深思去思考~ -- 歡迎加入粉絲團 一起當愛看電影的鍵人~ https://www.facebook.com/DasKinoBo movie板:z-6-5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5.151.15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ay/M.1423760835.A.E76.html

cloverwind: 推 02/13 01:27

p82222: 推 02/13 03:10

kobykay69: 推~ 02/13 05:12

panbaba: 推!!!!!!!!!大推啊!!! 02/13 08:14

billwangtw: 推***** 02/13 10:27

teemocogs: 感謝分享 02/13 12:59

mrgray: 大推用心 02/13 22:35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