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邊緣] 阿嬤運動

看板 Marginalman
作者 Acoustics (Ivonne)
時間 2023-09-01 20:14:00
留言 0則留言

: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u2ijEfRHKf/ : 老人家可以這樣跳嗎? : 會不會摔一下就骨折了 : :O 可以的, 不過老婆婆他最後一步的跳箱確實是衝擊很大, 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 阻力訓練中幾乎不會有的移除負荷的重要運動概念, 其中一項就是“center of mass”. 利用這個概念, 就是解決你這個問題的核心. 當從任何跳箱影片觀察, 仔細觀察會發現到一個事實: 1. 任何人在用跳箱時, 身體都有膝往上(在空中成蹲姿)的瞬間. 越難(跳箱越高), 最後腳 掌與屁股的角度就越平行 2. 『整個身體的中心其實跟局部跳躍的腳, 兩者上升的程度不一樣』 跳躍= 過程上 jump + 下drop 下半部承受落下衝擊力 (在訓練上也會訓練競技狀態的落地技巧)之間, 其實可以控制drop的劑量 (極少競技運動的落下高度會超出自然跳躍, 而有跳得高的要求的項目則是不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Z4Jcs8dY2M
在這樣的設計, 就可以巧妙移除(身高+跳箱的)depth drop PS. NCSA的跆拳道(combat)教科書有提到 https://upload.cc/i1/2023/09/01/nu5szt.jpg
plyo box的衝擊力是非常大的, 對下肢的瞬間衝擊力遠大於很重的深蹲 所以我建議老人家是可以做,就是用移除負荷(自然高度之上)的方法就好 ------------------------------------------------ 討論一下『訓練 / 認知』<-> 轉換成『目標』的過程 一個鋼琴運動比較新的stud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2-26025-0 Methods: ... (2) two strong strikes in succession as a unit, the first with the downward elbo w motion and the second with the wrist flexion (i.e. snapping), (3) being aware of relaxing the muscles except at the moment of each enunciation , (4) making the interval between two successive strikes as short as possible. 配上我之前寫得文章再做一次探討: 彈鋼琴不會認為手指最快的敲擊速度就直接反映鋼琴技巧, 因為這與演奏音樂片段期間連續 的手指運動極為不同 : 因為在執行動作期間, 既需要運動功能, 像是手指間的運動獨立性, 也需要接受的感覺功能 , 即聽覺/本體知覺收到訊息~ 進而去控制. 因此,現代鋼琴的教學法一定涉及包含本體知覺這些運動生理。練習時是根據肢體位置、重 量,還有「腦-判斷]移動所需的力度來練 e.g, 先按下一個鍵,然後用同一根手指彈奏一個越快越好的mf的音符。 (2) two strong strikes in succession as a unit, the first with the downward elbo w motion and the second with the wrist flexion (i.e. snapping), (3) being aware of relaxing the muscles except at the moment of each enunciation 練習『縮短』兩運動要放鬆的時間。 (4) making the interval between two successive strikes as short as possible. 連續的兩個動作有微妙不同的機制。但學生都會發現彈得越用力,要放鬆的時間就越長。 然後設定一個能涵蓋五指運動的短的樂句,用節拍器練習少少幾次。 學生 自己 會體會到 音質的不同。 更好的加強版是練習上面運動時,你可以把另一隻手假設是左手什麼都不做的預備在琴上。 這樣可以喚醒運動的右手kinesthesia跟不動的左手的proprioception,腦-身體肌肉神經調 動的更多。 這放鬆方法的好處在於在練習了幾週之後,這樣的放鬆控制往往就可以自然融入到演奏裡面 。因為練習者可以發現到放鬆跟音樂性是密不可分的。 同時也貢獻了彈琴的速度能力: 因為筋膜跟手的基肌腱可以儲存能量~ 當被拉伸時, 會產生反方向的彈力 & 協同肌的神經 反射. 當控制離心拉伸後的主動肌收縮若延遲超過一定限度, 協同這樣的神經反射的程度就 越低. 蕭邦在教學上也特別重視放鬆、肢體移動的重量跟避免盲目的重複練習。就現代的眼光看是 非常有效率。 有趣的是,蕭邦本人跟舒曼在Neue Zeitschrift fur Musik上曾批評過台灣另一本主流鋼琴 教材的作者 - 貝多芬的學生車爾尼... 車爾尼教材有什麼特點大家也都清楚- 而基本上現代鋼琴運動, 是減少了車爾尼/哈農的大量練習.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82.154.239 (澳大利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ginalman/M.1693570443.A.381.html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