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52432217.A.122.html
Re: [問卦] 太陽花學運
看板 | Gossiping |
---|---|
作者 |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
時間 | 2025-07-14 02:43:34 |
留言 | 0則留言 (0推 0噓 0→) |
: 可以請問一下當年有關注過太陽花學運的鄉民們
: 當年的學運,會相當轟動嗎??
: 跟現在的大罷免比起來,是差不多的程度嗎??
: 現在看起來
: 學運是不是就是一種利用學生去鬥爭政敵的活動??
小英政府執政以來,台灣社會有許多抗爭的社會運動和議題不斷發生,請你就社會運動的
概念及其對社會或國家所產生的正負面影響來論述,另外,也請就最近的「一例一休」及
「年金改革」等兩個法案造成的抗爭,提出你個人認為這樣的社會運動對國家的影響如何
?
好處和壞處:
社運有分為軟性和硬性,軟性好比每年的台北同志大遊行和秋鬥,可以是嘉年華會,讓大
眾看到他們的訴求,硬性的則是有些衝突,用較激烈的方法凸顯政策法案的不合理,讓程
序停止,通常硬性的比較有可能會產生暴力行為。好處上則是除了給予人民抒發不滿的能
量外也能夠凸顯制度和結構本身的問題,這才有改革的可能。壞處就是會製造國家和社會
秩序的動盪和甚至瓦解。
小英政府因為318社運而上台,因此要分析小英政府後的社運則必須先分析318社運
318社運分析台灣的光譜:
1. 自由派:反黑箱
訴求:反對空有形式的民主,要的是實質民主。認為服貿的政策過程是黑箱作業,因而反
對。
支派:認為服貿非自由貿易。(這派以台大經濟系前系主任鄭秀玲帶領的經濟系所學者為
主)
2. 獨派:反中國
訴求:反對中國併吞台灣,要保有台灣主體性,認為服貿政策是中國統一台灣的工具,因
而反對之。
支派:認為國民黨把台灣當作他們私人的物品,因而反對服貿。(這派就是抵抗甚至想要
推翻國民黨殖民台灣的老台獨)。
3. 左派:反服貿
訴求:認為服貿只是經濟新自由主義的產物,會造成經濟新自由主義造成的傷害,經濟新
自由主義會加重資本家對人民的剝削和異化,因而反對服貿。
支派:反對政府權威的,反對經濟新自由主義的通通集結到此派。(左派在這裡大集結,
但台灣的左派勢力最弱,就算集結也是三派中最弱的。)
318社運成功之後,民進黨代表的新保守主義擊敗漢文化封建王朝的國民黨上台,並且改
變之前合作的獨派轉而和自由派合作。
意識形態:
1. 自由派接近自由主義
2. 獨派接近民族主義
3. 左派接近社會主義
4. 民進黨接近新保守主義
5. 國民黨和泛國民黨接近清朝中葉前的中國封建王朝
318社運的三大派之間:獨派在立場上接近民進黨,只是會要求蔡英文政府在外交上更強
硬一點,左派在內政上反對蔡英文政府,原因是民進黨政府基本上是信奉經濟新自由主義
的政策,在做法上接近新保守主義,基本上社會主義是反對這東西的,自由派因為基礎是
自由主義的關係,所以對於各派的接受度都相對比較好。
小英政府因為318社運而上台,因此要分析小英政府後的社運則必須先分析318
社運
318社運分析台灣的光譜:
1. 自由派:反黑箱
訴求:反對空有形式的民主,要的是實質民主。認為服貿的政策過程是
黑箱作業,因而反對。
支派:認為服貿非自由貿易。(這派以台大經濟系前系主任鄭秀玲帶領的
經濟系所學者為主)
2. 獨派:反中國
訴求:反對中國併吞台灣,要保有台灣主體性,認為服貿政策是中國統
一台灣的工具,因而反對之。
支派:認為國民黨把台灣當作他們私人的物品,因而反對服貿。(這派就
是抵抗甚至想要推翻國民黨殖民台灣的老台獨)。
3. 左派:反服貿
訴求:認為服貿只是經濟新自由主義的產物,會造成經濟新自由主義造
成的傷害,經濟新自由主義會加重資本家對人民的剝削和異化,因而反
對服貿。
支派:反對政府權威的,反對經濟新自由主義的通通集結到此派。(左派
在這裡大集結,但台灣的左派勢力最弱,就算集結也是三派中最
弱的。)
318社運成功之後,民進黨代表的新保守主義擊敗漢文化封建王朝的國民黨上
台,並且改變之前合作的獨派轉而和自由派合作。
意識形態:
1. 自由派接近自由主義
2. 獨派接近民族主義
3. 左派接近社會主義
4. 民進黨接近新保守主義
5. 國民黨和泛國民黨接近清朝中葉前的中國封建王朝
318社運的三大派之間:獨派在立場上接近民進黨,只是會要求蔡英文政府在外交上更強
硬一點,左派在內政上反對蔡英文政府,原因是民進黨政府基本上是信奉經濟新自由主義
的政策,在做法上接近新保守主義,基本上社會主義是反對這東西的,自由派因為基礎是
自由主義的關係,所以對於各派的接受度都相對比較好。
社會運動有以下幾項理論:資源動員論(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John D.McCarthy;Mayer N.ZALD)、戴維斯相對剝奪論(Relative
Deprivation Theory)(James Davis)、政治過程論(PoliticalProcess Theory)(
Charles Tilly;D.McAdam)、新社會運動論(NewSocial movement Theories)、社會建
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alist)(Alberto Melucci),這五大理論,以「一例一休
」及「年金改革」社會運動為例分述如下:
1. 「一例一休」:只有資源動員論和戴維斯相對剝奪論能成立,這是因為是各工會團體
組織抗爭,而且訴求七天假被砍等於被砍掉加班費,但問題是新政府已經上台,政治過程
論的因素就沒有了,要訴求社會建構論又沒有社會氛圍,在國民黨長期戒嚴和教育底下人
民沒有左派思想,因此該抗爭後來在蔡英文政府的冷處理下缺乏後續動能因此失敗。
註:七天假爭議是因為過去雙週84小時,今年改成單周40小時。所以沒有兩個禮拜多出4
小時,以前勞動部允許拿七天假去補那4小時。今年改成單周40後,就要還回來。
2. 「年金改革」:想要以資源動員論和相對剝奪論來訴求運動,但問題是他們毫無社會
運動經驗(無糾察隊設置),而且在論述的能力上缺乏,同時也沒有提出改革的政策方案
,訴求也不明確(就算訴求有要求資訊公開但也沒提出聽證會),行動過程中訴諸暴力衝
突(非相關人士也遭到肢體暴力),以及說至於訴求的群眾則是以60歲的退休軍公教和即
將退休的軍公教為主,沒辦法(因為訴求為自認為軍公教是菁英)擴大支持群眾,因此在
各種條件都缺乏的情況下是注定失敗的一場社運。
若以文化構框、動員結構、抗爭劇碼、政治機會來分析社會運動
1. 文化構框:透過社運建構出一套文化意義,聚焦與持續凝聚為特定文化價值的主張。
2. 動員結構:如何突破原先不關心社會議題的民眾圈支持。
3. 抗爭劇碼:如何提高或強化訴求的張力藉此吸引社會大眾的關注。
4. 政治機會:透過與政治圈的合作達成訴求。
這幾點討論「一例一休」和「年金改革」
「一例一休」:
1. 文化構框:人民沒有左派思維。
2. 動員結構:只以工運組織為主,但台灣的工運不興盛,支持者只有一小群人。
3. 抗爭劇碼:以絕食和提高抗爭手段試圖爭取民眾支持。
4. 政治機會:台灣沒有左派思維,自然也沒有左派政黨,要結盟政治力量也沒有機會。
「年金改革」:
1. 文化構框:以傳統的儒家官對民上對下,菁英統治百姓的思維凝聚抗爭者。
2. 動員結構:訴求已退休或即將退休的軍公教,而不是訴求大眾。
3. 政治機會:和國民黨結盟並試圖給予民進黨壓力,把問題導入政黨政治鬥爭,但年金
是全民議題,並非單一政黨的問題,因此年金改革抗爭必然失敗。
4. 抗爭劇碼:毆打支持年金改革民眾和政府官員為主,以提高抗爭訴求,但這點以現在
的台灣不接受這種對無關第三者施予暴力的方式抗爭,因此這點來說反年金改革抗爭終將
失敗
--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5.42.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52432217.A.122.html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52432217.A.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