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Gossiping
醫師您的重點是
1.薪資越來越差
2.工作團隊不穩定
基本上人都愛財需要財
醫生一定也大部分都是
所以
1.只能多往自費醫療發展
2.因為1會發生,而且薪資不可能大幅調漲,沒有其他改善方法,除了增加醫護的人員。
我是覺得等到1也飽和了,離開的醫護就會慢慢回來。我外行說錯請指正。
我覺得你應該要抱怨的對象
不是鄉民
其實是那些白袍醫師長官
但你從大學就不敢了
因為怕影響未來發展
所以只能一直跟你的潛在病患抱怨
我只能說請硬起來
跟你的長官蹬桌子吧!
不然不會改善的。
其實醫師目前還享有一個優勢
除了三歲自耕農
醫師大概是這世上(在台灣)
享有最多讚賞鼓勵和安慰的職業
但其實評鑑制度極其糟糕
很多很爛的醫師都沒有機制淘汰
這其實就是來自於社會的包容
但也造成醫療品質的低落
這個是病患也想抱怨的
希望你也可以推動這一塊!
謝謝您!
: 小弟目前還沒有燒盡熱忱, 還願意待在大醫院急重症科別, 身為心臟血管科醫師, 平時接
: 到急診的照會, 處理心肌梗塞還是到院前死亡都是家常便飯的事情
: 抽空分享一下最近這些護理師離職潮, 急重症離職潮大概的狀況好了
: 的確目前大多數的住院病床都不是沒有床位, 而是沒有照顧的人(也就是護理師), 這情況
: 大概從疫情後慢慢地越來越嚴重
: 首先是一個病房離職的人越來越多, 接著就變成開不滿一個病房, 到最後關的床比剩的還多
: 醫院也索性把剩下的護理師都集中起來, 畢竟在護病比的規定下, 開越多病房所需要的總
: 人數越高
: 而這就衍生出了兩個問題, 也就是護理師們開始反應的 "跨科調度"
: 但醫院也為了生存, 一個病房剩下六個護理師, 一整天只能開三床, 剩下幾十床都空的
: 就算不跨科調度, 你這個專科病房大概也沒辦法運作
: 第二個問題就是, 我本來在這個環境待得好好的, 結果要跟不熟悉的同事們上班, 本來的
: 一兩個圈圈現在變成好幾個圈圈, 好比你一個班的學生都轉學轉走了剩下三個同學, 學校
: 就說
: 好那每個班留下來的三個同學重新集合成一個班, 就會有一些新的磨合過程。
: 回到這個到底擴增名額有沒有幫助, 還是根本會跟韓國一樣發起罷工
: 首先我認為在台灣的學生長期被訓練"聽話"的狀況下, 罷工離職罷課的事情幾乎是不可能
: 發生
: 但醫生缺人, 所以就招收多一點醫生, 乍聽之下滿合理的, 但真的有解決到問題嗎?
: 反思現在的醫生, 為什麼會缺, 難道真的是總人數不足? 新聞都有報, 這些人有從"本來
: 拿到
: 急診專科" 但離開醫院跑到基層診所或是醫美診所, 或是乾脆一開始就不接受專科訓練的
: "直美"
: 代表就算你補了更多的人, 那也不太會增加這些沒人願意留下來科別的吸引力, 波西捷克生
: 回國難道是回來給各位鄉民糟蹋咆嘯的嗎? 許多人家裡都準備好路, 根本這些人不會回流到
: 這些急重症科別好嗎?
: 再來說到專科訓練好了, 現在在關床的壓力下, 病人少, 刀量也少, 最近的住院醫師納入
: 勞基法,
: 每個月值班有上限, 隔天也法定不能連續工作, 在這樣的狀況下, 醫學的訓練勢必會不如
: 以往
: 但我並不是覺得以前的制度就比較好, 許多研究也都證明在極端的工作壓力下, 對於醫療
: 人員的身心都有相當負面的影響, 但是要怎麼補足這些不夠的訓練內容, 是延長年限? 還是
: 提高訓練的強度, 那就是各專科醫學會要煩惱的事了, 我想國人根本也搞不懂其中有什麼
: 差別, 現在連床都沒得住院, 更遑論研究醫生到底有沒有真材實料了吧
: 相比以前的醫師, 雖然苦, 但訓練完成後一個月買一條街的故事比比皆是, 現在的醫生雖
: 說薪資還是相當
: 說薪資還是相當
: 高, 但要跟以前的醫師比, 那完全是看不到車尾燈, 這就是所謂的"看不見未來"
: 我如果咬牙完成訓練, 看著前輩的辛苦換地到收穫, 那我就算訓練的三年每天都值班照樣
: 要把他撐完, 但現在的年輕醫師呢? 不好意思, 主任以下都還得下來一線值班, 每個月的
: 薪水條
: 都不知道跟房東比誰賺得比較多, 我的未來根本看不到, 那就不會有人願意留下來
: 不用講什麼辛苦還是輕鬆, 我看著眼前的師長過著什麼樣的日子, 那就叫未來
: 只能說在這樣的醫療環境下還願意留在醫院值班跟死神拼命的醫生們, 都值得國人好好珍惜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249.128 (臺灣)※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51241096.A.047.html
噓 kunamatataha: 刁民病人有資格抱怨?哈哈臭不要臉 60.248.189.71 06/30 08:08
噓 flamer: 鯛味臭不可聞223.139.156.215 06/30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