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川普美國製造政策真的好嗎?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not5not6not7 (Not5 Not6 Not7)
時間 2025-05-24 15:40:32
留言 3則留言 (0推 0噓 3→)

機器人取代高昂人工應該不是不可能 其他的工業成本如原物料能源地皮甚至法規鬆綁應該都不是什麼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特斯拉車子銷售下滑卻還是科技龍頭的原因 因為他們搞的機器人真的有可能取代製造業人力 反觀蘋果還真的憋不出甚麼新的科技產品真令人失望 : 川普「對非美國製手機徵25%關稅」政策,以下是我的觀點: : 一、提高關稅將導致消費者負擔增加 : 1.成本轉嫁效應:企業面對關稅,通常會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例如,iPhone 若被課徵 25% 關稅,價格可能上漲數百美元。 : 2.通貨膨脹壓力:手機是日常用品之一,價格上升將進一步推升通膨,降低消費者購買力。 : 可以分析2018–2019年中美貿易戰時,消費品價格的波動,尤其是科技產品(如 iPhone、MacBook)的價格變化。 : 二、不切實際地要求在美國製造 : 1.缺乏基礎建設:美國目前缺乏足夠的電子產品製造基礎設施,尤其是在供應鏈整合上不如中國、印度或越南。 : 2.人力成本高昂:即使自動化程度提高,美國的人工與土地成本仍遠高於亞洲地區。 : 例如蘋果與台積電(TSMC)在亞利桑那州建廠遇到的種種困難,包括工程師短缺、成本高昂、技術轉移困難等案例。 : 三、反全球化政策削弱美國科技企業競爭力 : 1.蘋果等企業全球化布局為主:強制企業「只在美國製造」將會干擾其全球供應鏈,導致效率下降、創新減緩。 : 2.外國報復性關稅風險:其他國家可能對美國科技產品課稅報復,造成整體出口不利。 : 2018年中國與歐盟曾對美國關稅政策做出反擊,導致波音、哈雷機車等美國品牌在海外銷售下降。 : 四、刺激短期投資,但損害長期競爭力 : 1.雖然可能短期吸引部份企業表面性投資(建廠、做樣子),但因成本無法長期控制,這些廠房可能不具持續經濟效益。 : 2.長期而言,供應鏈將更加複雜,產品上市時間拉長,技術反應能力變弱,導致全球市場份額流失。 : 川普政策雖然有拉攏投資、創造就業的短期目標,但中長期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 所以川普的政策真的對美國本身很有利嗎?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賴清德: 我們台灣已經準備好談判了! 川普: 不要這麼拘束 你先站起來再說話... https://i.imgur.com/3AkJd9W.jpeg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99.43.254.103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48072435.A.48B.html

saltlake: 機器人取代高昂人工 <- 哪一行? 114.36.213.20 05/24 15:50

saltlake: 每一行都可以嗎? 114.36.213.20 05/24 15:50

saltlake: 製造業? 製造業包含很多行業 114.36.213.20 05/24 15:50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