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日韓職 本土球員年薪前五

看板 Baseball
作者 zxc906383 (無無)
時間 2021-09-03 00:02:55
留言 76則留言 (41推 2噓 33→)

台日韓職 本土球員年薪前五 昨天整理了日韓洋將薪資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30552629.A.8A4.html 想說也去查查本土球員的好了 韓職本土前五 韓職外國人前五 秋信守(SSG) 240萬美金(27億韓圜) Drew Rucinski(恐龍) 160萬美金 梁義智(NC) 133萬美金(15億韓圜) Aaron Altherr(恐龍) 130萬美金 朴炳鎬(英雄) 133萬美金(15億韓圜) Dan Straily(樂天巨人) 120萬美金 崔廷(SSG) 106萬美金(12億韓圜) Preston Tucker(起亞) 105萬美金 吳昇桓(三星) 97萬美金(11億韓圜) David Buchanan(三星) 100萬美金 Casey Kelly(LG) 100萬美金 Wilmer Font(SSG) 100萬美金 話說如果種哥留在韓職 應該也能拿超過200萬美金吧 他去年在起亞領23億韓元 然後朴炳鎬今年被大砍薪,20億砍到15億 但看他今年成績 https://i.imgur.com/8AWiDQN.png
看來明年又要被扣惹XD https://en.yna.co.kr/view/AEN20210304006900315 https://www.gamblingsites.com/blog/top-five-earners-south-korean-baseball-2021/ 日職本土前五 日職外國人前五 田中將大(樂天) 828萬美金(9億日幣) Wladimir Balentien(軟銀) 5億日幣 菅野智之(巨人) 736萬美金(8億日幣) Adam Jones(歐力士) 400萬美金 柳田悠岐(軟銀) 561萬美金(6.1億日幣) Alfredo Despaigne(軟銀) 4億日幣 山田哲人(養樂多) 460萬美金(5億日幣) Dayan Viciedo(中日) 3.76億日幣 淺村榮斗(樂天) 460萬美金(5億日幣) Yurisbel Gracial(軟銀) 3.5億日幣 坂本勇人(巨人) 460萬美金(5億日幣) https://nbakki.hatenablog.com/entry/Top_100_Salaries_of_NPB_Players_in_2021 菅野不知還會去美國嗎 中職本土前五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28501960.A.B29.html 江少慶(富邦) 49萬美金(1359萬台幣) 王維中(味全) 39.6萬美金(1096萬台幣) 林泓育(樂天) 34.7萬美金(960萬台幣) 陳俊秀(樂天) 34.7萬美金(960萬台幣) 張志豪(中信) 32.5萬美金(900萬台幣) -- 蘇州大方便提供一下韓職那幾位的簽約金嗎 我看的那網站感覺列的是選秀時的簽約金而已QQ 以前頂是月薪50吧(? 但不是明年才有薪資帽嗎 爲何這幾年就要用簽約金避團隊薪資呀 喔喔 了解 也不少了吧 然後還有轉播金啊 這倒是XD 我記得韓職FA流動還比日職還頻繁的樣子(?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192.1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30598577.A.446.html

oDNSoIce: 日韓都好有錢09/03 00:05

arthur8787: 少一隊09/03 00:05

kzzoz80: 差距還是很大09/03 00:06

gekkou: 不錯了啦 薪水拉高很多了09/03 00:07

bananacookie: 本土前五有三張這兩年的合約,薪資大漲了09/03 00:07

gekkou: 接近大聯盟底薪等級了09/03 00:08

flowerDcup: 台日韓市場規模也差很大啊,台灣市場小很多09/03 00:12

suzhou: 韓職的要把簽約金放進去 這幾年他們用簽約金來避團隊薪資09/03 00:13

suzhou: 明年韓職會有團隊薪資帽 但韓職球員用簽約金可以操作避些09/03 00:13

suzhou: 韓職的薪資帽算法一堆漏洞 2024完一定有得吵09/03 00:15

alex2426chen: 日韓都有簽約金在內 差距會更大09/03 00:15

suzhou: 韓職洋將簽約金算在上限裡面 結果本土簽約金卻沒算進去09/03 00:16

qwqw0424: 還記得中職以前年薪300萬NT就是頂薪了09/03 00:18

ji31g42go61: 想讓他們薪水更好,記得想辦法把市場弄得更大才行。09/03 00:20

ji31g42go61: 也就是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毛要捨得給才會有。09/03 00:20

issuxark: 林泓育XDD09/03 00:20

financial911: 中職資方楷模09/03 00:23

suzhou: 簽約金直接去namu wiki上面找 有總合約細節資訊 09/03 00:25

joe51408: 羊毛出在羊身上啊,中職薪資近年也是一直往上推 09/03 00:25

suzhou: 包括韓職洋將也是 這幾年玩到基本是三等分 簽+年+option 09/03 00:26

suzhou: 譬如起亞那位巴西洋將 也是東加西加去堆的09/03 00:27

ji31g42go61: 我指的捨得是指我們這些觀眾、球迷們......。09/03 00:31

ji31g42go61: 當然反過來說他們也要想辦法讓我們覺得花錢值得,而 09/03 00:32

ji31g42go61: 不是花錢看到一堆亂七八糟的表現,買了一堆罪受。09/03 00:32

suzhou: 這幾年簽約金玩法是避免二次FA把年薪衝太高 沒轉隊空間 09/03 00:33

DrFord: 日職也太敢給了吧,好奇球團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什麼09/03 00:33

suzhou: 畢竟現在FA轉隊補償金太高 除非超級明星級成績 不如做死09/03 00:34

suzhou: 但明年球季初開始薪資帽正式上路 FA轉隊補償金下降 09/03 00:35

DrFord: 會是門票收入嗎,可是感覺日職進場的人數也沒特別多呀09/03 00:35

stanny322: 重點是中職要高薪還會被酸 09/03 00:35

suzhou: 反正各種畸形的數字 本身背後一定也有制度漏洞導致的XD09/03 00:35

carson1997: 以今年的狀態來看陳俊秀不到百萬跟本超值09/03 00:36

suzhou: 現在中職比較像2007韓職大量旅外回去墊高薪資空間09/03 00:37

suzhou: 但後面還是要靠本土把市場做熱起來 09/03 00:38

suzhou: 只有人員能一直流動 才有錢鬥 薪資也才會一直撐上去09/03 00:38

suzhou: 接下來中職還是要想辦法在FA跟交易上增加流動才行 09/03 00:39

suzhou: 韓職其實這三年FA出現停滯了 所以工會跟資方才各讓一步 09/03 00:42

suzhou: 工會願意讓步在薪資帽上 資方願意FA分級制 都是為了流動 09/03 00:43

lovebulls: 日職進場人數算超級多 疫情前 場均30000 總入場人次 09/03 00:53

lovebulls: 2600萬的巨獸 CPBL總入場大約140萬人次 09/03 00:54

nathan4074: 日職的收益是世界上第10大聯盟 09/03 00:56

lovebulls: 隔壁棚的話CBA和最大的西班牙聯賽一年都是約200萬人次 09/03 00:56

suzhou: CBA的票 有不少是低於行情在私下發送的XD 09/03 00:57

suzhou: 去看CBA 千萬別呆呆在門口買定價票 會被笑 09/03 00:58

andykingex: 盲鎬那麼爛的成績只配領1億韓元 09/03 00:59

lovebulls: 因為運動性質的關係 日職是僅次於MLB 一年6800萬人次 09/03 01:00

lovebulls: 現場門票收入肯定很重要 09/03 01:01

ukimenustah3: 說日職進場人數少的是沒在看球嗎 09/03 01:05

MarcPolo: 日職進場人數沒特別多 是疫情開始才看的嗎XD 09/03 01:10

salkuo: 記得美日韓職棒之間的最高薪差距就是三到四倍之間 剛好一 09/03 01:12

salkuo: 個聯盟一道坎 台灣之前不論洋將最高薪和本土最高薪都離韓 09/03 01:14

salkuo: 職有段距離;不過還好這幾年有稍微拉到四~五倍的差距了... 09/03 01:14

salkuo: 日職在疫情發生前 有一度進場平均人數都比大聯盟還要多了. 09/03 01:17

GilesHarry: 中職整體水準有到日韓職再出來說要那樣的薪水才合理吧 09/03 01:22

GilesHarry: 江少慶王維中林泓育到日韓職能大殺四方嗎 09/03 01:23

jacket664: 多多進場囉 09/03 01:32

pass9487: 如果有規則五的25人名單,應該就可以大洗牌吧 09/03 01:39

Q12345Q: 除了足球跟美式足球 運動員能百萬年薪(鎂)棒球超多的啊 09/03 02:19

badotise: 巴冷天領最高薪打那麼爛還一直出怪聲 真的有夠倫 09/03 03:01

Arodz: 推 除了實力差距 進場人數台職只有韓職1/2 錢少也是正常 09/03 03:25

Arodz: 日職疫情前場均約3萬+ 韓職約1.1萬 台職約5800人 09/03 03:29

Arodz: 台職跟韓職的薪水差距 跟觀眾數應該比較有關 09/03 03:33

mafuone5566: 比起17隊的台籃,中職有進步惹 09/03 06:11

amos30627: 韓職這麼高薪喔 球隊應該也沒什麼賺吧 09/03 06:36

qqstory: 大王今年薪水好像2.1E? 09/03 07:29

princesummer: 還是自由球員制度吧 想高薪轉隊最快 09/03 08:40

QRdog: 巴冷天拿這麼多錢,就乖乖安靜很難? 09/03 08:46

GA389434: 以前李居明拿30萬就封頂了吧 根本沒到50萬啊 09/03 08:47

paulkk: 中職就慣老闆默契來默契去阿 蔡仲南條款用幾年了 09/03 09:00

paulkk: 哦 打錯 是余文彬條款 蔡仲南上限 09/03 09:03

suzhou: 以前陳義信後來就超越棒球先生了 然後tml又再加碼 09/03 09:47

skynate: CPBL看有沒辦法先把場均拉到8,000人以上,兄弟、猿達到 09/03 10:18

skynate: 過,其他加油!! 09/03 10:18

QQbrownie: 低階聯盟不意外 09/03 10:47

zhmzhm: 季場均和季賽收視率都不高,月薪能百萬就差不多是頂了 09/03 11:59

godtnmai: 推整理 09/03 14:48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