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KANO之前,你該知道的台灣棒球史

看板 Baseball
作者 girl10319 (凱莉)
時間 2014-03-11 09:03:10
留言 34則留言 (23推 2噓 9→)

KANO之前,你該知道的台灣棒球史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3100147-1.aspx 電影「Kano」爆紅,衝出票房口碑雙贏好成績。影片中描述日據時代嘉義農林棒球隊,如 何在眾人不看好的情形下,一路打進日本甲子園大賽,最後獲得亞軍的熱血過程。但你可 知道,為什麼片中的日本記者,對於嘉農隊伍中有日本人、漢人及原住民非常不以為然? 又為什麼嘉農打進甲子園決賽,會變成連日本人都瘋狂的大新聞? 想真正看懂「KANO」,你應該知道這些電影情節之外的台灣棒球史小知識! 1.誰帶來的?都是誰在玩? 最早在台灣玩棒球的人,當然都是隨著殖民政權而來的日本人。對台灣本地人來說,一夥 人拿著棒子對著球亂揮、發瘋一樣地狂追球,簡直滑稽。在日本人眼中,棒球是一種鄉愁 ,也是一種「殖民者/被殖民者」的標誌,代表著某種無法明說的優越感。 隨著日本對台殖民政策調整,「同化」成為主要方針,棒球又成為拉近台日距離的一種統 治工具,也象徵著「文明」的進步、社會的團結。到1916年左右,棒球在台灣已經是家喻 戶曉的運動項目之一了。 2.第一場棒球賽在什麼時候?比賽的人是誰? 台灣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場正式棒球比賽,出現在1906年。對戰雙方分別是台灣總督府國 語學校中學部(後來的建國中學,這也是台灣第一支棒球隊),以及國語學校師範部(如 今的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不過比賽當時,兩隊全部的隊員全都是日本子弟。最後的比賽 結果是五比五,兩隊打成平手。 3.第一個打進甲子園的台灣球隊是哪一支?在哪一年? 1923年,台灣首次由台北一中代表參加甲子園大賽。由於台灣是日本殖民地當中,最後一 個參賽的殖民地。這對日本政府來說,象徵著大東亞共榮圈拼圖的完整,也使得甲子園的 完整名稱「全國中等學校棒球大賽」真正名符其實。 這一年,台北一中隊第一場就以4:23慘敗立命館中學。 此後多年都是由台北的學校、日本人為主力的球隊拿下代表權。直到1931年,集合了日本 人、台灣人、原住民的嘉義農林異軍突起,才打破了這個局面,也打下了南部的棒球基礎 。 4.除了KANO(嘉義農林)之外,還有其他厲害的台灣球隊嗎? 花蓮人林桂興在1921年集合一批阿美族青少年組成「高砂棒球隊」,雖然技術當時不夠成 熟,但已經在花蓮本地多次擊敗日本人組成的隊伍。之後由日本商人贊助,他們全部進入 花蓮港農業補習學校就讀,繼續訓練,球隊名稱也改為「能高團」。 1925年,能高團前往日本進行巡迴友誼賽,第一場前四局就拿下28分,比賽提前結束。之 後的比賽也節節勝利(一說六戰,一說九戰,結果都是勝多於敗),在日本引起瘋狂旋風 。陣中四位球員更是立刻被挖角加入日本中學球隊。 5.第一代棒球名將,有哪些人? 能高團的阿仙(稻田照夫)、紀薩(西村嘉造)、羅沙威(伊藤正雄)、羅道厚(伊藤次 郎)等,在赴日比賽後立刻被挖到日本參加中學球隊,也導致能高團人才流失提早解散。 此外,除了電影KANO中的主角吳明捷(在日本神宮球場創下7支全壘打的紀錄,20年後才 被「棒球先生」長島茂雄打破)、蘇正生等人,嘉農還有一個吳波。 吳波1937年進入巨人隊,連續兩年拿下打擊王寶座;短暫引退之後,1944年在阪神隊復出 。更誇張的是,1946年時,球團要求他由外野手改任投手,當時他已經30歲,該球季中主 投27場,16場完投,14勝6敗,其中還有一場無安打無失分完投勝! 6.貝比魯斯來過台灣? 1921年曾經有十多位美國職棒球員來台,與本地社會球隊聯隊進行7場友誼訪問賽。結果 當然是美國隊一面倒領先,第一場更是26:0大勝,被媒體形容為「小孩與大人的相撲」。 重點是,在美國職棒球員訪問名單當中,有一位的日文譯名發音非常接近「Ruth」。但始 終無法證實究竟是不是他本人。更有球迷考證,貝比魯斯確定曾經在1934年參加美職棒聯 隊訪問日本、上海、韓國、菲律賓,但這其中就是沒有台灣的紀錄。 貝比魯斯到底有沒有來過台灣?或許將是一個永遠的謎團吧。 番外篇》誰是第一個把棒球稱做「野球」的人? 棒球在明治維新(1868年)之後進入日本,但一直要等到1876年美國留學生平岡熙返回日 本後,組成日本史上第一支棒球隊「新橋俱樂部」之後,棒球才算真正進入日本人的生活 。 1890年起,日本棒球史進入「一高時代」(日本第一高等學校)。這支球隊實力之強大, 在幾年之內幾乎沒有對手。1895年,一高主將中馬庚著手撰寫隊史,認為對於棒球,日本 人應該有自己的稱呼,因此一改過去沿襲英文「baseball」的方式,自創「野球」一詞。 1895年也被稱為「野球元年」。(台灣也是在這一年割讓給日本的。這算是歷史的黑色幽 默嗎?) 參考資料: 謝仕淵,謝佳芬(2003)。《台灣棒球一百年》。台北:果實出版 公視(2006)。《台灣百年棒球風雲》。台北:公共電視 台灣棒球維基館 -- ◆ From: 111.252.53.134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394499792.A.833.html

bbdirty5566:簡單說台灣的棒球發展都是日本帶來的 03/11 09:06

cyp001:日本人真的很愛棒球 走到哪裡都要打 你看巴西棒球隊也幾乎 03/11 09:07

cyp001:都是日本人的後裔在打 03/11 09:07

ILLwill:亞洲給人的印象都是集體主義,但其實這種現代團隊運動都是 03/11 09:11

ILLwill:英美打下的基礎 03/11 09:11

ILLwill:只是棒球剛好投日本所好 03/11 09:12

zadla2002:中國除外 中國的團隊運動都超爛XD 03/11 09:14

p3d44kb8:吳波超強... 03/11 09:17

mjonask:吳波超威的! 03/11 09:52

firenick:其實KANO還有另一個名稱,“吳波前傳”。 03/11 10:04

gracelyn:吳波好強……! 03/11 10:07

atriple:有沒有考慮來拍個吳波為主的片子? 03/11 10:49

s955346:吳波前傳XD 原來是要為吳波三部曲鋪路阿 03/11 11:04

Kamakazi:知道台灣過去真實的歷史事重要的 03/11 11:25

qaaz:這些真正的歷史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03/11 11:44

mdking:國語學校師範部應該是現在的國北教大而不是市北 03/11 12:29

mdking:或者該說兩個都有血緣關係0rz 03/11 12:30

donkilu:第六點好妙啊,意圖使人去圖書館挖日日新報考證 03/11 12:48

catbuji:雖然短短的可是好有趣 03/11 12:54

dawnny:市北師校址是國語學校原址 國北市北都以國語學校為校史起點 03/11 13:48

wonderverge:吳波是上古神獸級的人物… 03/11 14:08

tkastrology:電影要不要拍吳波續集@@ 03/11 16:22

oftisa:棒球應該正名為野球才對 03/11 18:23

godblesssam:http://www.youtube.com/watch?v=HSTqIDU7Cmw&feature 03/11 22:40

ghed:國高中的歷史課本上從來不會有這些 03/12 10:34

frank47147:怎麼可能改成野球= = 棒球是沿用以前清朝留學生帶回來 03/12 10:48

frank47147:的稱呼... 03/12 10:50

Ntsam:感動推 今天剛看完 03/12 17:16

totomoco:爛文 第一段就被放雷 03/13 10:22

ponguy:樓上有問題嗎 這段是歷史 不懂還亂噓 03/13 10:30

ZABORGER:昨天在台灣棒球WIKI看能高團的介紹才知道他們教練後來是 03/13 12:46

ZABORGER:受KMT白色恐怖迫害自殺......... 03/13 12:46

totomoco:勝負未知的那種刺激緊張感都沒有了,還什麼「KANO之前, 03/13 16:53

totomoco:,你該知道的台灣棒球史」,該知道個鳥 03/13 16:54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