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最近的做的玩具 - 關於EI變壓器的心得

看板 Audiophile
作者 overdoingism (做過頭主義)
時間 2025-01-28 15:42:33
留言 5則留言 (3推 0噓 2→)

閒聊一下最近做的東西吧。 做了一組前後級,前級是單端放大、二級真空管共屏極放大、 一級MOSFET緩衝的架構,後級是 JLH1969 套件小改。 音質沒啥好談的,畢竟我手邊也沒有什麼可以對比的設備, 大概就是帶一點老酒的醇厚綿密感,算管味的一種?還能聽。 照片就不附了,反正就是土炮到不能再土。 這次主要要談的是,傳統 EI 變壓器的使用改進方式。 找了台北的楊師傅訂做了兩顆 EI 變壓器,做為管機高壓使用。 我忘記拍正面照了,這張照片湊合著吧。 https://i.imgur.com/6WbRRRt.jpeg
接下來談到的技巧,也非我獨創,畢竟EI變壓器與音響, 存在世界上百年有了,怎麼可能還有什麼新鮮事,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好像沒有在音響界中流行起來? 這是兩顆 0 - 70V 的變壓器, 次級串聯起來成為 0 - 140V,還順帶一個中間抽頭。 首先他的線圈是上下層結構,與傳統所見到的內外層結構不同, 我很少在音響上看到上下層結構,但怎麼搜尋都找不到原因。 這種結構似乎都用在隔離變壓器上, 那這麼做對音質有什麼好處? 我觀察到的,是初級與次級間的寄生耦合電容下降, 當然我沒有同規格的內外層變壓器,只能找一顆大小近似的, 這顆體型稍大,但耦合電容可不只是稍大… 左:上下層EI 右:內外層EI https://i.imgur.com/1mxCqHF.jpeg
(我忘記左邊是單一顆還是串聯後了 XD 總之都很低) 耦合電容下降最直接的好處就是,隔離來自電網的雜訊,尤其是共模雜訊。 或許會有人要抱怨,我這樣測不準,我承認; 但從結構上來說,想像一下就知道,兩者誰的寄生電容大。 再來是排列方式,你會注意到, 照片中是兩個變壓器一正一反併排, 理由是互相倒放後可以抵銷彼此的漏磁。 左:單一顆變壓器 中:兩顆變壓器正併放 右:兩顆變壓器顛倒放 https://i.imgur.com/n0HRxXH.jpeg
可以看到,左與中,儀器直接頂到底破表,考慮到數值是指數上升, 這可能已經是500~1000毫高斯。 但如果兩顆變壓器顛倒對放,數值就明顯下降了,100毫高斯多一點。 以上,就是我最近對EI變壓器的使用改進心得。 ================= 順便一提,那串聯後多出來的中間抽頭可以做什麼呢? 共陰極放大時,可以用來抬高燈絲電壓、 以免超出燈絲對陰極電壓的限制範圍。 不過這次用不到就是。 -- 本文可自由轉載,附明出處即可。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7.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738050156.A.F24.html

aria0520: 推分享~ 01/28 16:25

ganei: 分上下層耦合效率會下降,要效率高又要低雜散電容就是內外 01/28 18:15

ganei: 線圈之間包銅箔然後接地 01/28 18:15

MoneyBlue: 推! 01/29 07:17

lkj12tw: 推分享 01/29 23:15

您可能感興趣